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有平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审美
  • 4篇审美教学
  • 2篇意境
  • 2篇人情
  • 2篇人情美
  • 2篇山居
  • 2篇文教
  • 2篇文言
  • 2篇文言文
  • 2篇文言文教学
  • 2篇《山居秋暝》
  • 1篇代语
  • 1篇点燃激情
  • 1篇独立阅读能力
  • 1篇虚词
  • 1篇语文
  • 1篇审美感
  • 1篇审美感知
  • 1篇审美视角

机构

  • 4篇甘肃省高台县...
  • 2篇高台县第一中...

作者

  • 6篇石有平

传媒

  • 2篇语文教学之友
  • 2篇现代语文(中...
  • 1篇中学语文(大...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涉江采芙蓉》的审美教学
2021年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汉代的文人五言诗,诗歌以“一叶知秋”的独特视角,将一个时代的悲剧高度浓缩在一个家庭的描绘中,通过“采芙蓉”“望旧乡”两个具体场景的展示,抒写思妇游子间双方精神生活的痛苦,对两汉的时代创伤作了立体化的呈现,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全诗语句浅近,虚实结合,在广阔深远的时空里展示出一幅情感凄美、形象纯贞、意境丰富的生活画卷。
石有平
关键词:情感美
一幅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的画卷——《山居秋暝》审美教学例谈
2016年
《山居秋暝》形象鲜明,色彩艳丽,构图精美,富于空间层次感,诗情、画意非常浓郁。诗中沁透着令人无限眷恋的乡村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石有平
关键词:审美教学人情美审美感知内容美
新课标下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2006年
石有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独立阅读能力现代语文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山居秋暝》审美教学例谈
2016年
《山居秋暝》形象鲜明,色彩艳丽,构图精美,富于空间层次感,诗情、画意非常浓郁。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简约的勾画了雨后山村幽美如画的晚景,沁透着乡村令人眷恋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
石有平
关键词:《山居秋暝》审美教学审美视角层次感人情美诗情
慷慨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烛之武退秦师》审美教学例谈被引量:1
2021年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优美散文,讲述秦晋围郑,烛之武只身说退秦师的史事。该篇文字优美,说理透彻,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优秀范文。工于辞令,于委婉含蓄中暗藏锋芒,是这篇文章的文本之美。但烛之武只身退秦的才能之美、独入虎穴的英雄胆识、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才是这篇文章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也是这篇文章审美的根系所在。
石有平
关键词:烛之武审美教学
点燃激情 体悟意境——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之我见
2015年
文言文贵在诵读。古语云:“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方法,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为此,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步骤:1.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并初步理解字词含义。2.通过反复诵读可粗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基本内容。3.通过反复诵读后正确断句,正确停顿,
石有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教学激情意境体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