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亮
- 作品数:274 被引量:1,492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衔接和落实 规划与建设
- 2013年
- 衔接和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说,考虑到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等社会组织以及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代表机构的情况比较复杂,成立这些社会组织,在申请登记前,仍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那么,除此之外的社会组织,如何登记?这些问题,在制订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实施细节时,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
- 石国亮
- 关键词:国务院机构改革业务主管单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民政部门国务委员
- 土地革命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被引量:1
- 2005年
- 石国亮王继凯
- 关键词:中国先进生产力共产党民族资本主义历史学毛泽东资产阶级
- 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被引量:19
- 2009年
- 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形式,也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和外延、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和功能、网络舆论监督的由来和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和问题、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与完善等5个方面,对网络舆论监督研究进行理论概括。
- 石国亮徐媛
- 关键词:网民网络舆论监督
- 江泽民对“三个代表”概念的科学阐释被引量:1
- 2002年
- “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提出“三个代表”的概念并对其科学内涵的阐释上 。
- 石国亮
-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被引量:63
- 2011年
-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并不理想,陷入了成长困境。以文化为基点,以资源、制度为两翼,以政党、政府、社会三者为主体,来构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解释框架,不仅具备逻辑上的合理性,更有着现实中的实践性。根据文化、资源与制度的分析视角,公民文化的缺失与对社会组织文化认同的不足导致了我国社会组织发育的先天困境,进而造成了浅层次上资源供给不足的成长动力困境,以及深层次上制度建构滞后的发展保障困境。根据"政党—政府—社会"的三元分析模式,解决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必须首先解决三者关于社会组织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而实现政党、政府与社会三者的有序合作。具体来说,应通过公民文化培养来达成执政党对社会组织的文化认同,使社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有力工具;通过拓展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渠道,获取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渠道支撑;通过继续以加强配套法律建设与制度建设这种传统的路径为切入点,逐步破解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保障困境。
- 石国亮
- 关键词:社会组织文化
- 国家治理现代化含义的三个维度被引量:2
- 2014年
-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含义,是达成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的维度来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依据、内涵和目的等方面,都是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不是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理念和话语体系,绝不是西方化和资本主义化。从治理的维度看,我们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是在政治和法治意义上使用,它扬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吸收了西方"治理"概念的有益成果,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从现代化的维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不是"第五个现代化",而是从制度和制度执行力层面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 石国亮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法治意义话语体系
-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危机与重建被引量:10
- 2015年
-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是一个全球话题,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分析,慈善组织遭受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定位不当以及治理责任的缺失。基于对全国五个城市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危机有着自身的特殊情况和特殊原因,官僚作风和官僚习气是直接的影响因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社会组织以其特有的理念、性质、定位以及其与政府的应然关系,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也为慈善组织摆脱公信力危机、重建公信力提供了契机。在新社会组织的视角下重建慈善组织公信力,重点应建立一种良性的普遍信任关系。同时,慈善组织应该积极承担其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在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过程中重塑民众对其的信任。
- 石国亮廖鸿
- 关键词:慈善组织公信力社会治理
-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和基本经验被引量:13
- 2005年
-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健康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石国亮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三届四中全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经验
-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历史形成
- 2006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科学概括。它伴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逐步发展而逐步形成,又有别于这一理论的发展。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文献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大体上经历了五次概括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党的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 石国亮
- 关键词:历史形成
- 政党价值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3
- 2008年
- 对政党价值观的研究,是伴随着政党研究和价值观研究的深入不断展开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党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资本主义政党的价值观、世界上"老大党"价值观等方面内容。政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表明,针对某个政党或者某种价值观的具体研究较多,对政党价值观进行整体性研究甚少。深化政党价值观研究,应拓展研究的视野,力求构建政党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框架;重视方法的更新,力求形成研究政党价值观的方法论;在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力求研究的客观性。
- 石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