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冰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评价其诊疗过程及结果。结果:23例患者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获成功,并于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融合时间平均为12周,颈椎稳定,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亦无假关节、骨不连以及生理曲度改变等发生;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创伤小,植入骨块愈合快,‘颈椎高度恢复好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改善受损脊髓神经功能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 孙远新沈建辉张龙王红石冰冰
- 关键词: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神经损伤
- 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作为教与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带教老师能否适时有效地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我科作为临床带教科室,
- 王玉兰高淑兰石冰冰
- 关键词:临床护理能力临床带教老师护生工作岗位护理人才
- 胸腰椎手术切口感染MRSA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胸腰椎手术切口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用药。方法收集117例胸腰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及标本,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生因素。结果从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88例(75.21%,88/117),革兰阴性杆菌29例(24.79%,29/117)。88例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1例(60.68%,71/117),其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1例。表皮葡萄球菌12例(10.26%,12/117),其中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4例,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8例。粪肠球菌5例(4.27%,5/117)。革兰阴性杆菌29例,其中大肠埃希菌7例(5.98%,7/117),肺炎克雷伯菌4例(3.42%,4/117),阴沟肠杆菌14例(11.97%,14/117),铜绿假单胞菌4例(3.42%,4/117)。MRSA在脓液、血液、分泌物、穿刺液以及导管样本分离率分别为21.95%、18.92%、14.29%、14.29%、9.09%。MRSA对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76.19%、66.67%、42.86%、42.86%和0.00%。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治疗中联合用药种类与患者MRSA感染无关(P>0.05),而患者感染MRSA的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有关(P<0.05)。结论胸腰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MRSA感染率较高,脓液是主要样本来源。临床治疗MRSA感染时,可优先选用万古霉素。患者感染MRSA的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有关,临床应给予重视。
- 沈建辉范文灿石冰冰姜丽娜张龙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3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5月-2011年6月本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术后辅以抗感染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依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经X线检查骨折均愈合,优良率为97.2%,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术后感染、钢板松动、螺钉脱落及二次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仅有2例老年患者骨折愈后有轻微跛行,其余患者均行走正常。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原理,能有减少骨膜损伤,具有不影响骨折两端血供、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远新张龙石冰冰高淑兰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生物学暴力股骨干骨折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