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 作品数:54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太原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血压心率变异和心率与死亡峰值时间的探讨
- 心率变异(HRV)作为一项预测心性猝死的指标近年来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前瞻性的研究显示心率与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及心血管性死亡明显相关。本文通
- 白梅郭春风张琳王红宇
- 文献传递
- 心率减速力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危险性评估被引量:3
- 2015年
- 心率减速力(DC)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检测自主神经功能张力的新技术,是通过24 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和减速能力的测定定量检测体内自主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功能障碍进而筛选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种新的无创心电技术。心率变异(HRV)也是一项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预测高危患者预后的无创指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引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 李建红白梅闫俊红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迷走神经功能无创指标迷走神经张力非杓型
- 心率变异减低对肺心病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 1994年
- 心率变异减低对肺心病的预后价值太原市人民医院Holter室白梅太原市人民医院心肾科郭春风中国人民解放军517部队医院武留信山西工人晋祠第一疗养院范秀慧我们通过对48例心功不全的肺心病病人与30例人常人对照分析,以探讨心率变异(HRV)减低对肺心病的临...
- 白梅郭春风武留信范秀慧
- 关键词:肺心病心率变异预后
- 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心率减速力(DC)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检测自主神经功能张力的新技术,是通过24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和减速能力的测定,定量评估受检者迷走神经张力高低,进而筛选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种新的无创心电技术[1].而心率变异(HRV)频谱法也是一种定量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预测高危患者预后的指标.DC和HRV均可评估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并影响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本文通过对73例高血压患者DC、HRV及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分析,旨在用DC和HRV共同评估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以探讨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以及对心率与血压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刘小英侯玉立彭瑞华闫俊红郭琳玲白梅
- 关键词:心率变异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迷走神经张力血压昼夜节律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与心率变异性(HRV)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和80例正常对照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HRT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结果SMI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HRT与HRV均明显异常(P<0.05或P<0.01)。结论SMI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 张婵马锋白梅
-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 心率和血压的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2年
- 心率的节律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增加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白梅赵三明张璐郭述玲刘佳云李海静
-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静息心率FRAMINGHAM心脏研究预测预后
- 高血压死亡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
- 2014年
-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作用的破坏都与猝死的各种基质和触发因素直接相关[1].心率增加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上升密切相关[2].静息心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较快的静息心率伴随较高的血压.静息心率增加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3].本文用心率变异定量分析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以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发展及死亡等各个过程中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的变化规律,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 米小龙李学文白梅彭瑞华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迷走神经张力静息心率交感神经独立危险因子
-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非杓型心率与血压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杓型心率与血压检测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96例。按昼间均值-夜间均值/昼间均值≥10%者定为杓型心率组或血压组,<10%者定为非杓型心率组或血压组。全部做24 h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用心率变异的定量指标低频(LF)、高频(HF)值。结果杓型心率组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均占优势且明显高于日间(P<0.05),但LF/HF比值昼>夜。非杓型心率组与杓型心率组比较,昼间交感神经、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减低(P<0.05)。结论杓型心率和血压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已发生调节障碍,非杓型心率和血压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显著减低,是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 鲁皖晋彭瑞华白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非杓型血压自主神经功能
- 25例肾脏肿瘤的超声分析
- 2002年
- 分析了 2 5例肾脏肿瘤的超声表现 ,超声能准确的诊断肾脏肿瘤 ,但在临床工作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 ,是在无意中发现 ,所以在做腹部超声常规检查中 ,要包括肾脏。另外要注意各种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王小春白梅
- 关键词:肾脏肿瘤超声检查囊性变
- 高血压患者心率与心率昼夜节律分析的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夜间心率、日间心率的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6例。按昼间均值-夜间均值/昼间均值≥10%者定为杓型心率组,<10%者定为非杓型心率组。全部做24h动态心电监测,采集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RHR)、夜间心率(NHR)、昼间心率(DHR)、心率变异的低频(LF)、高频(HF)值以及SDNN,rMSSD,PNN50。结果杓型心率组心率变异昼夜比:夜间LF、HF明显高于昼间(p<0.05),但LF/HF比值昼>夜。非杓型心率组与杓型HR组比:昼间LF减低,夜间LF、HF均显著减低(p<0.05),RHR、AHR、NHR均显著增高(p<0.001,p<0.01)。SDNN,rMSSD,PNN50均显著减低(p<0.05,p<0.005)。结论高血压杓型心率患者的心率加快是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所致,非杓型心率患者的心率加快是迷走神经功能过度抑制,交感神经功能过度激活的结果,提示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受损,预后不良。
- 彭瑞华白梅
-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