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鹤
-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怀地黄叶片离体再生及试管地黄诱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筛选最适于怀地黄温85-5的叶片愈伤诱导、再生芽分化和试管地黄诱导的6-BA、NAA浓度,建立怀地黄离体再生和试管地黄诱导体系,为脱毒地黄苗和微型块根种子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分析在添加不同浓度NAA、6-BA情况下地黄叶片的愈伤诱导率、再生芽分化率、试管地黄诱导率和再生芽生根率。结果最适于地黄温85-5的叶片再生芽分化的激素浓度为NAA 0.1 mg/L、6-BA 2.0 mg/L。在NAA 0.1 mg/L、6-BA 2.0 mg/L时叶片愈伤的试管地黄诱导率最高,而且适于叶片和茎直接诱导试管地黄。添加0.1 mg/L的NAA有利于再生地黄植株壮苗和提高生根率。结论激素浓度对于地黄的愈伤诱导离体再生和试管地黄诱导均有显著的影响。
- 赵兴华智惊宇田云鹤李娟张重义王丰青
- 关键词:地黄叶片激素
- 草莓瘦果与花托发育起始和成熟转变的调控机制研究
- 果实是被子植物进化的产物,其功能是保护、滋养发育中的种子,并促进成熟后的种子传播扩散。虽然,果实与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被部分揭示,但两者间的调控机制还存在极大的未知。草莓果实的种子(瘦果)特异附着生长在膨大的果实(花托)表...
- 田云鹤
- 关键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 响应地黄连作的中介体亚基基因筛选
- 地黄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是连作障碍非常严重的药用植物之一。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是中药材生产中连作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前期研究表明,连作地黄体内存在基因转录水平的响应,迄今已经筛选出4000多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然而,基于...
- 王丰青田云鹤李明杰陈新建李娟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
- 文献传递
- 地黄中响应连作胁迫的根组织膜蛋白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 地黄(Rehmanniaglutinosa L.)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及药用历史。然而在地黄的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每茬收获后须隔8年~10年后方可再种。前期的大量研究证实地黄根际化感物质的积...
- 田云鹤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膜蛋白质ITRAQ
- 文献传递
- 不同地黄种质连作障碍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研究连作对不同地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耐连作种质资源,以18份地黄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头茬与连作栽培条件下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茎粗、块根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块根鲜质量等农艺性状的差异,基于耐连作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份地黄种质资源对于连作的响应差异明显,栽培地黄均表现连作障碍,野生地黄都耐连作。栽培地黄的连作障碍表现为叶片变小、叶片数减少、块根变细、须根增多、单株块根产量降低。其中金状元块根的耐连作指数最大,单株产量受影响最小;北京3号植株地上部分连作障碍最轻。9个性状中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82.489%。叶片长、茎粗、块根数、块根直径的耐连作指数与单株块根鲜质量的耐连作指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把18份种质资源分为栽培地黄与野生地黄两类。地黄种质资源在耐连作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 田云鹤王丰青李明杰索艳飞李连珍张宝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种质资源连作障碍农艺性状
- 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IAA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了克隆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IAA1,分析地黄RgIAA1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以拟南芥AtIAA14的cDNA序列为探针在地黄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gIAA1的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gIAA1在地黄不同组织以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获得1条903 bp的cDNA序列,包含一个681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6个氨基酸,具有Aux/IAA家族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和特征序列。RgIAA1在地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呈差异表达,其中在地黄幼嫩叶片里表达强度最大,其次为茎,且随着叶片的伸展,RgIAA1表达强度不断降低。在连作时RgIAA1的表达量升高,NaCl和渍水胁迫下RgIAA1的表达量降低。实验首次克隆了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IAA1,为阐明其在地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分子功能奠定基础。
- 王丰青田云鹤李明杰杨金凤张宝林文雄陈新建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AUX
- 18个地黄种质的表型性状及相关统计学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对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ex Fisch.et C.A.Mey.〕11个主栽品种、3个变异类型和4个野生种源的18个表型性状(包括9个数值型性状和9个非数值型性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8个地黄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还进行了18个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9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地黄种质的表型性状变异非常丰富,冠幅、茎粗、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单株块根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鲜质量变异均较大,其变异系数大多在20%左右,其中单株块根鲜质量的变异系数(56.66%)最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6.74处,18个地黄种质可分为栽培、野生和新变异类型3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8个表型性状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1.865 5%,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0.552 7%,包括冠幅、叶长、叶宽、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鲜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块根鲜质量与冠幅、茎粗、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块根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0.849、0.759、0.879、0.822和0.898;与块根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62。研究结果显示:地黄种质间存在较大的表型变异,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用于鉴别地黄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并可以通过冠幅、茎粗、叶片大小和块根大小等性状的选择提高地黄的单株块根产量。
- 王丰青田云鹤黄勇李娟董诚明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种质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怀地黄遗传转化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适于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遗传转化的激素质量浓度和潮霉素质量浓度。方法以地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转化,分析了潮霉素和乙酰丁香酮(AS)对抗性愈伤诱导率和再生芽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的质量浓度对抗性愈伤和抗性芽的产生影响很大,影响抗性愈伤诱导的临界质量浓度为9 mg/L,影响抗性芽分化的临界质量浓度为6 mg/L,适宜于进行地黄遗传转化的质量浓度为12 mg/L。侵染培养基和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AS可以极显著提高转化效率。PCR扩增和β-葡萄糖苷酶(GUS)染色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成功整合到地黄基因组中。结论建立了有效的怀地黄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为地黄的分子生药学研究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 王丰青田云鹤谢彩侠杜家方李烜桢张留记何华勤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根癌农杆菌潮霉素乙酰丁香酮
- 植物中介体的组成及功能和表达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中介体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复合物,由至少25个亚基组成,是转录因子和转录起始复合物间信息传递的平台。中介体在植物蛋白编码基因和非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调控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抗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调节因子。不同中介体亚基基因的功能缺失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的表型变异不同,说明单个中介体亚基的功能缺失并没有影响全基因组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而仅仅改变了特异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见,植物不同的发育进程和信号途径由特定的中介体亚基基因所调控,阐明不同中介体亚基的功能对于全面了解植物的发育和胁迫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中介体研究的成果,对植物中介体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植物中介体在植物发育调控中的功能以及植物中介体亚基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植物中介体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 王丰青田云鹤魏荷古力王建明张重义
- 关键词:植物发育
- 多元组学背景下地黄连作障碍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7年
- 连作障碍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根本原因是其形成体系的复杂性。该文从连作植物根际土壤多元因子的互作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栽培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栽培药用植物、自毒化感物质和根际微生物间复杂的多元互作是驱动连作障碍形成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以及微生物宏组学相结合的多元组学技术在深入理解特定生境多因子互作关系研究中的优势。同时,该文以地黄为例,从根际化感自毒物质累积效应、根际微生态的灾变及连作植株的分子响应等多元角度综述了地黄连作障碍形成的分子机制,并详细总结了多元组学技术在这些机制研究中的运用和进展。该文为从分子水平上系统地揭示栽培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李明杰冯法节张宝古力王丰青杨艳会田云鹤陈新建张重义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