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紧张素(1-7)激活自噬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榔提取液(ANE)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模拟OSF内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ANE组[100μg/ml ANE培养细胞48 h、ANE+低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7)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ANE+高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5)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情况,将mRFP-GFP-LC3病毒转染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呈阳性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成纤维细胞;与ANE组比较,ANE+低剂量Ang(1-7)组和ANE+高剂量Ang(1-7)组的细胞内α-SMA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减弱,培养上清液中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则升高(P<0.05),两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均抑制了HUVEC的血管形成(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下调(P<0.05);此外,ANE+高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均强于ANE+低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E诱导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HUVEC的血管形成。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 邱乐宏邓伟甘成文孙莹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自噬血管生成
- 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与成角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micro-CT扫描检查,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及成角的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46颗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离体牙均采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可视化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根管的形态、分支、汇合和分叉的发生率、位置及成角情况。结果:根管形态学分析显示,离体牙样本中有19颗为C形根管,占比41.30%;27颗为非融合根管,占比58.70%。共有31颗牙存在分支(72个分支)根管,其中56个分支(77.78%)位于根尖1/3,16个分支(22.22%)位于根中1/3。C形根管中发生汇合的17个,发生分叉的15个,汇合和分叉并存的14个。C形根管分叉时的成角为(34.8±8.45)°,明显高于非融合根管(26.2±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利用micro-CT扫描研究根管的分支、汇合和分叉以及成角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 邱乐宏甘成文王涛
- 关键词:下颌第二磨牙MICRO-CTC形根管
- 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观察高良姜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分析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毒理性、转移的抑制作用和CAL27细胞中TIMP-1、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能够抑制MMP-9的活性,诱导CAL27细胞的凋亡,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随着高良姜素浓度的增加,口腔癌CAL27细胞中MMP-9和TGF-β1表达均呈降低趋势,TIMP-1表达呈升高趋势,且口腔癌CAL27细胞穿过滤膜的能力下降。结论高良姜素可通过下调MMP-9和TGF-β1的水平、增强TIMP-1表达,抑制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 王鸿廖天安符良斌邓伟胡广伟甘成文
- 关键词:口腔肿瘤高良姜素细胞凋亡
- 锥形束CT在埋伏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并根据"i-Vi ew"软件分析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埋伏牙。结论:锥形束CT是检查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埋伏牙拔除的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陈井鑫邓伟王鸿符良斌甘成文
- 关键词:锥形束CT埋伏牙
- 长期未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
- 2020年
- 目的分析长期未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长期未复发晚期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肿瘤根治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术后生存时间超过18个月,选择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UWQOL)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而外貌、吞咽、娱乐、咀嚼、活力、肩功能、语言、情绪、焦虑、唾液、味觉及总分值等生存质量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况是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是影响长期未复发S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况对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且文化程度、心理状态是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邱勋定王涛王鸿邓伟陈井鑫甘成文
- 关键词:抑郁心理状态
-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普通级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SOD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OD组和阳性对照组制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后分别给予SOD生物胶囊溶液和蒸馏水灌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结果空白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而CD8+T淋巴细胞少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为(41.33±4.82)%和(2.04±0.55),较阳性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为(20.44±3.10)%,较阳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空白对照组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TNF-α、IL-6和IL-8分别为(70.51±7.91)g/L、(160.40±9.33)pg/ml和(2.10±0.72)ng/ml,较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有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升高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CD8+T淋巴细胞及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发挥作用。
- 甘成文邓伟廖天安张熹冯冬婵王涛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T淋巴细胞
- 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鳞癌患者90例,均给予术前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按照不同平阳霉素的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80~112 mg)、中剂量组(120~160 mg)及高剂量组(168~200 mg),每组各30例,对比不同平阳霉素使用剂量下口腔鳞癌患者经诱导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年生存率。结果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随访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120~160 mg)平阳霉素应用于口腔鳞癌术前诱导化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随访3年生存率好。
- 邱勋定王涛王鸿邓伟陈井鑫甘成文
- 关键词: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口腔鳞癌生存率
- 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静脉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选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皮瓣成活率。结果:应用血管吻合器行单根静脉吻合平均用时(5.8±1.8)min,明显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时(13.2±2.2)min;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对照组静脉危象发生率为6.67%,与研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中应用,静脉吻合操作简单、快捷,吻合质量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胡广伟王鸿王涛邓伟邱勋定甘成文
- 关键词:血管吻合器游离组织瓣静脉吻合血管危象
- 颌下腺位置的增龄性改变及性别差异
- 2017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颌下腺位置改变与年龄增长和性别差异的关系。方法收集行颈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138例,测量颌下腺至下颌骨距离,左右两侧颌下腺内缘间距、外缘间距,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受检者的腺-颌间距与两腺内缘间距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这两项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P<0.001);但各年龄组受检者之间的两腺外缘间距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检者的腺-颌间距与两腺内缘、外缘间距明显大于女性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颌下腺位置的增龄性改变与年龄增长、性别差异有关,定量分析颌下腺具体位置以及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时需要考虑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影响。
- 甘成文廖天安王涛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颌下腺年龄性别
- 一种医疗口腔科专用手术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口腔科专用手术支撑架。包括手术床本体、颈部支撑板、头部支撑板、弧形面罩和LED照明灯,所述颈部支撑板安装于手术床本体床头处,所述头部支撑板连接在颈部支撑板末端,所述头部支撑板与颈部支撑板之间为铰链...
- 甘成文李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