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对直刺静脉穿刺法的效果评估被引量:5
- 2007年
- 来锦王竹君林静王铁峰张燕
- 关键词:静脉穿刺法评分方法视觉模拟直刺临床医务工作者疼痛学
- 脑卒中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 2010年
-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质量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它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与过程。它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全新的护理理念,
- 孙艳军冯亚茹王芳芳岳振琴王铁峰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健康教育
- 综合医院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0
- 2010年
-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可造成患者社会功能下降、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差、精神残疾甚至自杀。首次抑郁发作其复发率至少为50%,再次抑郁发作的复发率则高达80%~90%。坚持服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临床实践显示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本研究通过对综合医院门诊13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
- 陈利群高辉王铁峰李淑芬王芳芳张凤侠
- 关键词:抑郁症治疗依从性回顾性调查
- 不同职业群体的血液流变性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对不同职业群体高黏滞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转归及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370例公务员,368例教师和医务人员,352例工人和农民的血液流变性的各项指标及高黏滞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液流变性的指标包括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按不同职业分为公务员组、教师和医务人员组、工人和农民组。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公务员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方程K值等血液流变性指标均高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或比较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血液流变性多项指标的异常和导致高黏滞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在公务员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公务员长期吸烟、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及长期缺乏运动、压力过大、遵医不良等因素,造成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异常,如不及时干预,轻者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重者影响微循环血流灌注,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同时提醒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对于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人群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 来锦胡桂才张凤霞赵晓丽王铁峰张燕
- 关键词:血液流变性高黏滞综合征
- 综合医院急诊心悸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估以心悸为主要表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心悸(non-cardiac palpitation)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以心悸为主诉反复就诊的急诊患者67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非心源性心悸与心源性心悸的临床特点。结果共218例同意合作的心悸患者入选,其中172例为非心源性心悸组,46例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源性心悸组)。与心源性心悸组患者相比,非心源性心悸组年龄较小〔(47.1±11.6)岁vs(54.5±10.0)岁,P<0.01〕;≤45岁者较多(37.9%vs 15.2%,P<0.01);心悸发作时更易出现死亡恐惧(59.3%vs 41.3%)、害怕(69.8%vs34.8%)、失控感(31.9%vs 10.9%)、过度换气(37.2%vs 17.4%)和手脚麻木(37.2%vs 15.2%)等伴随症状(P<0.05);伴随症状成组出现(≥4个)的比例更高(29.7%vs 10.9%,P<0.01);发作时心电图正常、病程≥6月者更多(49.4%vs 30.4%,P<0.05)。结论急诊心悸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其中大多数为非心源性心悸,主要临床特征为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
- 高辉王铁峰李淑芬张凤侠岳振琴房铭辉
- 关键词:焦虑障碍心悸冠心病急诊医学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
- 2008年
-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之一,占脑卒中的10%-15%。此症系大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综合症候群。由于此症起病急,病情重,极易引发出血,且绝对卧床时间长,病死率较高,患者极易出现种种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因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理护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分析了2005—2007年本科室收治的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关资料,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此症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 蔡秀丽张平平岳振琴王铁峰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康复心理护理
- 偏瘫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运用现代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改善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指导家属帮助其训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效果,并最终摆脱病残的折磨,直至回归社会,是现代医务者特别是康复工作者之目标。然而,对偏瘫康复的新技术、难点、疑点较多,加之传统观点对偏瘫本质认识的误解,往往由于训练方法不当,造成患者痉挛和不可逆转的运动功能障碍。所以,要想患者得到很好的康复,并不是到了康复中心或者康复室由康复医生帮助病人康复,而是在疾病的早期。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需时间长外,一般来说,在病情稳定后的24~36小时开始,这就需要我们临床医护人员具备一些康复方面的知识。进行程序如下。
- 孙艳军王铁峰张雁林静
- 关键词:偏瘫良肢位早期康复
- 双针鞘内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2001年
- 王东王铁峰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疗法护理
- 温热酒精与常温酒精擦浴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
- 2008年
- 赵立华王铁峰
- 关键词:高热患儿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基础代谢率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