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宇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中国灾难电影的形态与现实主义美学风格被引量:7
- 2008年
- 灾难是严重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活秩序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作为电影创作题材,灾难反映了人在灾难情境下的特殊生活状态,包含着丰富的影像价值和社会意义,吸引了众多观众。许多电影工作者曾以灾难为主题创作电影,并逐渐形成灾难电影的类型风格,即灾难电影。
- 王翔宇
- 关键词:电影工作者美学风格灾难现实主义生活秩序
- 上海电影品牌的产业化传统和信息化机遇被引量:1
- 2012年
- 上海电影是中国文化谱系中一个重要品牌,不仅是因为上海电影独有的作品气质,更是由于上海电影自始至终都坚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格局的变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上海电影的品牌形象逐渐失却。然而,依托上海电影原有的产业化传统与信息化整合发展将是上海电影发展的重大机遇。
- 王翔宇
- 关键词:上海电影信息化
- 从上海世博会展示形式影像化现象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技术话题
- 2010年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呈现了展示形式影像化现象和先进的影像技术,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电影技术的话语权一度缺失,原因是技术意识淡漠、电影技术本身的非话题特性和技术市场的冷谈。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首设的技术话题中,专家们没有涉及具体的技术问题,对中国发展3D技术的问题提出了放弃和坚持的两种观点,可谓语焉不详。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 王翔宇
-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上海国际电影节
- 基于数字化影像特效的灾难片的暴力美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升级,观众对影像市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电影中的"暴力"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影像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接受,甚至被向往,以此引发快感,暴力拥有了"美学"的名义。郝建将"暴力美学"定义为:"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起源于美国,
- 许迪声王翔宇
- 关键词:暴力美学影像市场美学研究灾难片数字化约定俗成
- 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电影的创新研究
- 2015年
- 军旅题材电影从建国后发展至今,大致经过了初创、繁荣、过渡、成熟和革新五个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军旅题材电影一直以弘扬主流价值观,践行国家意志为不变的传承。同时,其又与时俱进,形成了如选题范围拓展和细化,关注特殊人群,模仿好莱坞叙事模式,开启"军旅+"复合体裁等等创新之处。
- 刘思驿王翔宇
- 关键词:军旅题材电影
- 自主影像的个体意志、信息需求与产业化解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公共艺术影像逐渐与自主影像共存;影像创制的自然本能对自主影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价值是影像的基本属性,人们对信息功能的需要促进了影像的发展;产业化背景为自主影像的发展提供了设备、人才、市场的保证;对个体的尊重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但仍需谨慎对待个体与公共的关系以及文化安全的问题。
- 王翔宇
- 关键词:影像公共文化安全
- 消费关系变迁与中国电影产业格局被引量:3
- 2014年
- 消费品属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基于互联网,电影消费空间向网络扩展、消费者通过大数据实施对电影产品的影响,电影众筹项目使消费者成为电影的投资者、下载电影素材和发布视频的便利使消费者对电影消费延伸到对电影局部元素的再创作层面,这些现象的发生来源和并扩大了消费者娱乐的心理。
- 王翔宇
- 关键词:大数据众筹
- 技术与文化:中国数字化电影特效创意产业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回顾中国电影特效技术由传统向数字化发展的过程,表达了视觉依赖和技术条件将数字化电影特效推向产业化的观点;分析了在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数字化电影特效作为产业的面貌特征和市场潜力以及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国数字化电影特效创意产业体系"的构想。
- 王翔宇
- 关键词:数字化电影特效创意产业意境
- 数码影像的交互模式研究初探
- 2011年
- 信息影像电影化和电影传播方式日常化的发展使两者日渐趋同,更重要的是,交互化传达模式已然成为最新的影像传达现象。电影从转盘时代开始就有了交互的特征,尽管随后交互模式仅仅属于一般意义的发展,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完善,真正的数字影像交互模式得以实现并改变了影像作品的作品形式和创作手段。
- 王翔宇
- 关键词:信息影像电影影像交互界面
- 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像运动造型与数字化视觉传达被引量:2
- 2007年
- 当代中国电影在画面视觉化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影像运动造型是画面视觉传达中一项重要元素。在数字化背景下,运动造型创作得到发展的条件。不仅形成了以虚拟动线和非常态视角为特征的影像运动造型技术,还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化运动造型风格。中国电影的运动造型更应该体现视觉传达的中国意蕴和中国本土艺术意识。
- 王翔宇
- 关键词:视觉传达数字化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