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珍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嗜水气单胞菌
  • 3篇气单胞菌
  • 2篇养殖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养殖
  • 2篇耐药
  • 2篇斑点叉尾鮰
  • 2篇病原
  • 1篇毒剂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兰
  • 1篇养殖动物
  • 1篇养殖业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研...
  • 1篇因子活性
  • 1篇溶菌酶

机构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作者

  • 7篇王美珍
  • 4篇陈昌福
  • 3篇谭晶晶
  • 3篇高宇
  • 3篇刘振兴
  • 3篇李革雷
  • 1篇双继文
  • 1篇陈吉刚
  • 1篇毛芝娟
  • 1篇杨季芳

传媒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渔业致富指南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黑鲷肠炎病原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8
2010年
2008年3月,浙江省象山港养殖黑鲷暴发了严重的肠炎病情,病鱼肠道肿胀,充满黄色黏液。以ZoBell2216E平板自病鱼肠道黏液分离到4株菌BB01、BB02、BB03和BB04。通过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了前3株为病原菌,其中BB01菌株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61×104CFU/g鱼体重。3株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氧化酶试验阳性,氧化葡萄糖,不产气,4℃生长,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利用麦芽糖、柠檬酸盐,硝酸盐降解阳性,DNA酶、乙酰胺酶阴性;与已发表的恶臭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经形态和理化特性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此3株菌同属于恶臭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B01对头孢类等多数抗生素种类敏感,而对氧氟沙星耐药。
毛芝娟王美珍陈吉刚杨季芳
关键词:黑鲷病原恶臭假单胞菌RDNA
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王美珍陈昌福刘振兴谭晶晶高宇李革雷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交叉耐药
噬菌体——一种新的潜力巨大的细菌病防治工具被引量:2
2009年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多年来水产养殖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4890万吨,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高产、高密度养殖比例的迅速提高,和环境条件的恶化,危害水产经济动物的病原菌种类、发病频率以及危害程度也逐年增加,给养殖户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病原茵的治疗往往局限在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但随着病原茵耐药性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要,水产养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是噬茵体作为细菌病毒在医疗和水产养殖上广泛受到世人的关注。
王美珍
关键词:细菌病毒噬菌体水产养殖业病原菌种类可持续发展
嗜水气单胞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灭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5×10^4cfu/mL(I组)和1.5×10^5cfu/mL(Ⅱ组)的浓度后,注射法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人工感染),定时检测供试克氏原螯虾的总血细胞数量(THCs)、淋巴液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和抗茵活力等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的A.hydrophila后的8~48h之间,供试克氏原螯虾的免疫相关因子的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2个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8~48h内,THCs和SOD活性显著低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其中I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分别于注射感染的12、24h降至最低值,于48、96h恢复至正常值;而Ⅱ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均于48h降至最低值,于96h逐渐恢复。I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分别于24、24、48h达到最大值,96h后恢复正常;而Ⅱ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于48h降至最低,96h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值,但是仍然低于对照组。
刘振兴陈昌福高宇王美珍谭晶晶李革雷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抗菌活力
“优洁牌”消毒剂防治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的实验研究
2008年
鱼类的水霉病是由多种水生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继发性疾病。过去用于防治水霉病的主要药物是孔雀石绿、亚甲基兰和甲醛等。虽然有报道认为孔雀石绿、亚甲基兰和甲醛对水霉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已经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存在对动物细胞的致畸变作用。因此,寻求既安全又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的药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王美珍双继文陈昌福
关键词:水霉病消毒剂水产养殖动物孔雀石绿亚甲基兰
奥尼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3
2010年
从海南省某水产养殖场患病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分离到1个编号为LFY-08-23的菌株。经过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Biolog系统鉴定以及利用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LFY-08-23菌株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生理生化特性相似,16S 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与S.agalactiae(EF092913,DQ303183,AF459432)自然构成一个分支,相似性高达99.8%。用分离的S.agalactiaeLFY-08-23菌株对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当注射菌浓度达到1.0×109cfu/mL时,2种鱼全部死亡。S.agalactiaeLFY-08-23菌株对头孢氨噻肟、丙氟哌酸、利福平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妥因、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异恶唑等5种药物不敏感。
谭晶晶陈昌福高宇刘振兴王美珍李革雷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系统发育分析药物敏感
耐药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结构和免疫原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从自然条件下发病的濒死鱼体内分离筛选到6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采用次抑菌浓度传代培养方法,人工诱导分别得到耐盐酸四环素、耐盐酸多西环素、耐诺氟沙...
王美珍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原性耐药菌株斑点叉尾鮰耐药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