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绍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农业
  • 3篇农村
  • 3篇农民
  • 3篇乡村
  • 2篇新农村
  • 2篇生态
  • 2篇农户
  • 2篇农业结构
  • 2篇农业结构调整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马克思...
  • 1篇邓小平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信仰

机构

  • 18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吉林省社会科...

作者

  • 18篇王绍芳
  • 2篇王环
  • 2篇朱阿丽
  • 2篇石学军
  • 2篇王岚
  • 1篇董文芳
  • 1篇石学军
  • 1篇温立武
  • 1篇白云

传媒

  • 5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经济纵横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管子学刊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南方农机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困境与政府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关大局。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调整农业结构应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当前,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诸多困境。政府应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结构调整的体制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和调控作用,帮助农户走出困境,加快结构调整的进程。
王绍芳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农户政府作用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被引量:4
2010年
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农民自身思想文化状况等是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需要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实施科技培训,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搭建平台;大力加强农村科技的推广,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王绍芳
关键词:农民科技素质
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持困境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困难,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科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支持作用。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强对农民生态科技培训和生态理性培育和完善生态科技投资与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王绍芳王环温立武
关键词:生态农业
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乡村振兴重要的文化驱动力和抓手。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农民生活富裕。当前,与乡村振兴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协调、农户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教育宣传系统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等多维因素交织造成的。进入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后续应加大精神智慧阐发力度,增强农业文化遗产认知;拓展教育宣传渠道方式,提高农业遗产影响力;完善产业发展与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增值;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效能;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户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性。
王绍芳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文化驱动
论邓小平的开放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邓小平广阔的开放精神是分不开的。邓小平的开放精神的产生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指导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与他独特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他的开放精神表现为开放的理论思维、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大理论。今天来学习邓小平的开放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打破僵化,与时俱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绍芳
习近平创新驱动“三农”发展战略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三农"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再一次显现出来,当前需要破解"三农"发展的现代性、公平性问题。现阶段"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机制。鉴于此背景,习近平提出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在指导"三农"发展时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建立起"三农"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内生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是习近平创新驱动"三农"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动力问题。习近平提出的创新驱动"三农"思想,抓住了当前"三农"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不仅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理论,也对指导当前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王绍芳朱阿丽白云
农业科技成果向职业农民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对象。目前,农业科技供给与服务、农业科技投资与保障机制、职业农民自身素质、农业生产环境等因素制约农业科技成果向职业农民转化。为此,提出相应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职业农民转化的对策。
王绍芳王环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职业农民
东西方生态观的碰撞与契合
2017年
不关注环境问题,给资源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生态伦理兴起。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观历经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主义再到弱人类中心的过程,理论上逐渐完善了生态伦理学,开始了更加关注自然价值存在的环境伦理学,并开始"东方转向",事实上,中国先哲早在两千年多前就已经开始把人和自然放在统一的"道"的背景下,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于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天人合一",值得现代人借鉴反思。
朱阿丽王绍芳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关注就业技能提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是促进其市民化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推动其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思想观念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保障机制不健全、自身需求不足等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技能的提升。政府应明确其主导地位与服务责任,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补偿教育、营造制度环境和服务环境、制订激励政策激励以激发需求等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推进市民化进程。
王绍芳王岚石学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技能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被引量:2
2006年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政治问题来抓。在学风建设的内容上,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把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根本要义。在学风建设的途径上,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把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相结合。他们都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典范。
王绍芳董文芳
关键词: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学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