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霞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
- 2003年
- 明代《菽园杂记》、《戒庵老人漫笔》等史料笔记文献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今选取23条词语,试作溯源,以补《汉语大词典》不足之处。
- 王祖霞
-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史料笔记
- 《西洋记》词语拾零被引量:2
- 2004年
- 明代罗懋登《西洋记》一书中的方俗语词,尤其是江淮方言词语很丰富,值得重视。本文诠释了其中十三条意义难明或易生误解的词语,并纠正了辞书的一些误释。
- 王祖霞
- 关键词:《西洋记》
- 盐城旧志中的串场河研究
- 2022年
- 明清时期的串场河在盐城地区具有运盐、灌溉、泄洪功能,在盐城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盐城旧志保存了河渠修理、艺文创作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在一系列水利举措中,可以看到人们身上具有的务实、创新、坚持的精神。盐城旧志保存下来的诗歌、散文以及与串场河相关风土人情的记录,是串场河流域文学与风俗的宝贵资料。梳理这些资料,不仅能丰富盐城串场河研究的内容,还能深化盐城旧志内容的研究。
- 王祖霞
- 关键词:文学作品风土人情
- 说“排档”
- 2004年
- 王祖霞
- 关键词:词义汉语词汇
- 王士性《广志绎》所见民族接触现象解析
- 2024年
- 明人王士性一度在西南诸省任职,对当地的民族关系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在其史料笔记《广志绎》中可以看出。梳理《广志绎》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接触的形式、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揭示该书所反映的明代西南地区民族接触的真实情况:不同地区民族接触的形式、程度不一;政治政策、经济贸易等是推动民族接触的积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则有可能阻碍民族接触;民族接触对语言词汇、习俗等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既可以凸显史料笔记在民族接触研究上的价值,也可以为民族之间的语言接触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语料。
- 王祖霞
- 关键词:借词史料笔记
- 从《广志绎》看《汉语大词典》的书证问题
- 2019年
- 《汉语大词典》一些条目中仍存在书证滞后、孤证等问题,这不利于词语溯源工作。明人王士性的《广志绎》是一部篇幅短小的笔记,书中训诂资料不少,语料价值高。但人们多从地理、历史、文献等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却很少关注该书的语料价值。因此文章以该书为语料,试着为《汉语大词典》中41条词语或义项的书证作订补,这些词条或义项均存在滞后或孤证的问题,以此希望为该辞书的修订及词语溯源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王祖霞
-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书证
- 台刊本《姑妄言》校读札记
- 2017年
- 《姑妄言》完成于清初,上个世纪末得以再度面世。该书版本清晰,台刊本是目前通用的唯一全本。该本以接近原本的俄藏全抄本为底本,质量比较可靠。惜书中尚有一些误校、漏校等问题,从中择取数例试作分析,以期有所裨益。
- 王祖霞
- 关键词:《姑妄言》
- 地名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地名研究一直是热点。以CNKI数据库中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学术论文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论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等情况;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地名研究论文作者、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由此分析地名研究的情况,寻找其研究发展轨迹及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王祖霞
- 关键词:地名研究知识图谱SPACE
- “伯伯”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析
- 2019年
- 关于称谓词“伯伯”的用法,明清学者的笔记中就多有讨论。我们对“伯伯”使用频次作历时考察,探讨其语义演变及使用情况,分析其作为称谓词的泛化过程及成因,并指出其在共时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以及在方言中构词的灵活性,以期对“伯伯”有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 王祖霞
- 从《广东新语》看清初借词的若干问题
- 2024年
-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敏感的要素,词语的借用是语言接触最为常见的现象.《广东新语》详细记载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民俗等内容,其间使用了不少反映异域概念的借词.这些借词的内容与外交、外贸有关,其产生方式有纯音译式、合璧式、标记式、非标记式等.同实异形现象在借词中较为普遍,这与字形、译介方式的选择等有关.读懂借词,不仅可以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手资料,还有助于古籍整理.
- 王祖霞
- 关键词:《广东新语》语言接触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