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组织谐波成像对浅表脏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在浅表脏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甲状腺、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超声成像及组织谐波成像。采用双盲方法对上述影像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组织谐波成像图片评价明显优于传统超声成像,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比较有差异性。结论组织谐波成像可以提高浅表脏器病变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小涛 陈苏宁 陈建忠 王硕 张天杰关键词:超声 组织谐波成像 高频超声结合灰度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灰度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测量正中神经截面积法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电生理及临床症状确诊的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59侧患手和30例(60侧)无腕管综合征健康志愿者行腕管处高频超声检测,测量该处正中神经截面积(area of media nerve,MNA)和灰度(grayscale),结果行组间对比分析,由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灰度指标和截面积指标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灰度和截面积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灰度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截面积。结论高频超声测量腕管处正中神经灰度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李园 陆雯 马青菁 庞衍平 王硕 王秀艳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高频超声 灰度 下肢静脉反流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程度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反流程度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分类和VCSS评分评价60例(69条患肢)CVI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每条患肢大隐静脉、股浅静脉及腘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下肢静脉反流程度与CV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分类、VCSS评分与超声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10)。结论下肢静脉反流程度与CV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张天杰 陈苏宁 宋烨 王硕 陆雯关键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角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观察妊娠囊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特征,评估术前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所有病例均经宫腔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40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宫角妊娠31例,病理符合率为77.5%(31/40)。5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并宫内可疑早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无创、快速诊断宫角妊娠,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庞衍平 王硕 王秀艳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角妊娠 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及预防其手术风险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展为肝纤维化的风险,以期可以通过早期非手术干预来减少患者未来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的SWE图像资料。利用3D Slicer软件进行肝脏区域的图像分割与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经过特征筛选后,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这3种ML算法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优的ML预测模型。结果218例患者中,40例(18.3%)初诊肝脏硬度测量值≥6.5 kPa,提示存在肝纤维化风险。通过对每位患者SWE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共提取出849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数据标准化和特征筛选后,确定了5个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这些影像组学特征构建3种ML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在区分能力上表现最优,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64。校正曲线和DCA曲线提示其预测概率在0.4~0.7范围内时能准确提示患者存在肝纤维化风险。结论本研究基于肝脏SWE的影像组学特征成功训练并验证了XGBoost模型,证明了其在预测T2DM合并NAFLD患者中肝纤维化进展风险方面的应用潜力。 樊怡 王硕 庞衍平 王秀艳关键词:肝纤维化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在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 contrast index,ECI)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模型组18只(术后3、7、14d各6只),模型组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仅分离输尿管但不结扎。假手术组术后14d,模型组术后3、7、14d应用体积分数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先行超声检查测量ECI,再处死大鼠取右肾组织行Masson染色及肾脏纤维化程度评分。结果模型组术后14d时ECI(1.20±0.18)高于假手术组(0.59±0.09)(P<0.05),术后3、7d时ECI(0.62±0.10、0.68±0.1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术后3、7、14d时肾脏纤维化程度评分(2.56±0.73、4.35±0.84、6.93±0.72)均高于假手术组(0)(P<0.05),且模型组术后3、7、14d时肾脏纤维化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I可反映大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可作为评估肾脏纤维化的半定量指标。 黄洁丽 王硕 刘熹 余莹 王秀艳 余晨关键词:肾脏纤维化 超声 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纤维化的价值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肾脏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5例患者穿刺侧肾脏,肾组织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肾穿刺患者以肾脏病理进行纤维化分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脏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65,P<0.05);定量分析超声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脏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9(均P<0.05)。最大峰值强度和上升时间在T;组和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纤维化无创评估中具有诊断价值。 黄洁丽 庞衍平 刘熹 王硕 王秀艳 余晨关键词:超声造影 肾脏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药物流产(简称药流)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药流不全的患者45例,均先经阴道彩超检查,随后行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对超声与病理诊断相符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药流不全的超声表现。结果 45例临床怀疑药流不全者中,超声诊断药流不全43例,经病理证实查见绒毛和(或)蜕膜者41例;超声漏诊1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1.1%,灵敏度97.6%。宫内残留的绒毛蜕膜组织回声复杂、大小悬殊,残留绒毛蜕膜组织的类滋养层血流检出率为70%。结论经阴道CDFI对药流不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药流不全的检查及随访观察手段。 王硕 陈苏宁关键词:腔内超声 超声成像 彩色多普勒 药流不全 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预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以预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DKD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和多模态超声图像。其中,超声图像采用3D Slicer软件进行图像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给每位患者生成影像组学评分。基于这些评分和CVD相关的临床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模型以预测DKD患者未来发生CVD的风险,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基于LASSO算法,从每位患者的双幅弹性成像中提取5个与CVD发病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评分预测CVD发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在临床特征方面,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是CVD发病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这些因子和影像组学评分建立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其预测CVD发病风险的AUC值为0.897,显著高于影像组学评分的单独预测。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CVD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CA进一步证明了该列线图在不同阈值概率下均能实现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其预测DKD患者发展为CVD风险的性能表现出色,有望帮助临床实现DKD患者的个体化管理和早期干预。 李乐 王硕 庞衍平 王秀艳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疾病 列线图 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肢静脉反流的超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研究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反流的差异。方法 选择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共69侧患肢),选取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大隐静脉瓣膜和腘静脉瓣膜,分别在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和比较静脉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 直立位袖带加压法的反流时间比仰卧位Valsalva试验的反流时间平均少0.3~5.69 s。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都能够诱导下肢静脉瓣膜反流,但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者增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瓣膜反流时,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反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仰卧位Valsalva试验。 王硕 张天杰 陈苏宁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功能不全 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