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明
- 作品数:51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排菌肺结核外科治疗技术
- 熊汉鹏谢和祥陈中书付洪帆马镛王武明周玉林杜伟亚等
- 该成果历时近4年共完成长期排菌肺结核患者各类肺切手术63例的临床研究,成功系统地开展了长期慢性排菌肺结核病人的外科治疗,痰菌阴转率高达94.4%。首次提出了应用电刀的电凝功能(电刀在凝时也有部分切割功能)辅助分离全部胸腔...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科手术结核病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和二羟丙茶碱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和气道炎性介质的改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和二羟丙茶碱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和气道炎性介质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于达州市中心医就诊的3~5岁哮喘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和二羟丙茶碱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以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FEV1、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FeNO水平、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和二羟丙茶碱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气道炎性介质水平.
- 王武明邓春晖慈美荣刘小庆苏培媛谭静
-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二羟丙茶碱肺功能
- 聚乙醇酸网状材料在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聚乙醇酸(PGA)网状材料奈维(NEOVEIL)在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疗效。方法:分析20例在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中使用奈维补片患者(奈维组)和20例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中未使用奈维补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的气体溢出、渗血情况及平均拔管时间。结果:全组40例均是继发于肺气肿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两组手术顺利,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奈维组术后肺漏气时间(3.6±0.6)d,对照组(5.2±0.8)d,两组相比,P<0.05;奈维组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5±0.8)d,对照组(6.5±0.9)d,两组相比,P<0.05。未见与聚乙醇酸网状材料的相关并发症。结论:奈维组的肺漏气与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应用聚乙醇酸网状材料对肺创面加强修补,可有效预防术后长期漏气,减少渗血等并发症。
- 胡欣春邬海程吕欢马镛韩斌德王武明
- 关键词:聚乙醇酸自发性气胸肺大泡
- 中央型肺鳞癌沿支气管壁侵犯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鳞癌沿支气管壁侵犯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根治性切除的196例中央型肺鳞癌患者标本近端支气管进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中央型肺鳞癌沿支气管壁侵犯情况。结果 (1)肿瘤沿支气管壁侵犯的长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病程、肿瘤部位无关(P>0.05);(2)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生长方式及病理特征与肿瘤沿支气管壁侵犯的长度有关(P<0.05);(3)无瘤支气管切除的长度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术中应根据术者肉眼所见结合肿瘤分期判断支气管的安全切除长度,必要时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决定具体手术方式,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及残端癌的发生。
- 王武明刘玉珍刘翼军范海银万金华
-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浸润病理学
- 从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谈并发症与继发症
- 1997年
- 在临床工作和学习中,常遇到有关兼症的问题,特别是并发症与继发症,此“二症”常被混为一谈.笔者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常遇到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此呼吸衰竭究竟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并发症,抑或继发症.现作一初步探讨。
- 王武明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并发症继发症
-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1例患者均在单孔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0±26.5)min;术中失血平均(180±30.6)ml;术后第一个24h引流量平均(330±90.5)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3.8±1.3)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1.2)d。除2例术后长期漏气外,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王武明范海银刘玉珍万金华罗文
- 关键词:肺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手术
- VMA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04年
-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方法:应用VMALP方案治疗成人ALL32例,方案组成为:长春新碱(VCR)1.4mg/m^2(第1天、第8天、第15天)、米托蒽醌(Mx)10mg(第1天~第3天)、阿糖胞苷(Ara-C)150mg~200mg(第1天~第7天)、泼尼松(Pred)45mg~60mg(第1天~第14天)、左旋门冬酰胺酶(Lase)1×104U(第8天~第17天),如骨髓增生低下,去掉上述方案中的Ara-C,如一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重复上述方案一疗程。两疗程未缓解视为无效。达CR后休息2周~3周重复VMALP方案2个疗程或改用其他方案进行巩固与维持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CR26例(81.3%),PR4例(12.5%),NK2例(6.2%),总有效率93.8%,CR的26例中1疗程即达CR者16例(61,5%),持续CR的11例患者中有9例是1疗程达CR的(81.8%)。结论:VMAL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毒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武明徐进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急性化疗
- 善得定治疗2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1999年
- 陈日龙耿春艳王武明王军
- 关键词:善得定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角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中角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患者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0例NSCLC患者中,有11例患者28枚淋巴结角蛋白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4.6%;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角蛋白检测均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NSCLC患者的192枚淋巴结中,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枚淋巴结有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14.6%;而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微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王武明熊汉鹏刘翼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角蛋白
-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考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5 d后,血清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IGF-1、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谭静王武明雷克竟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干扰素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