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梦寒

王梦寒

作品数:132 被引量:417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篇化学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有限元
  • 18篇数值模拟
  • 18篇合金
  • 18篇值模拟
  • 17篇锻造
  • 15篇锻件
  • 12篇汽车
  • 9篇铝合金
  • 9篇冲压
  • 8篇有限元法
  • 8篇有限元模拟
  • 7篇预成形
  • 7篇塑性
  • 7篇热冲压
  • 7篇齿环
  • 6篇模锻
  • 6篇本构
  • 6篇本构模型
  • 5篇粘塑性
  • 5篇曲轴

机构

  • 125篇重庆大学
  • 6篇格力电器(重...
  • 5篇中国第二重型...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重庆工学院
  • 3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第二重型...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西南铝业(集...
  • 1篇二重(德阳)...

作者

  • 128篇王梦寒
  • 55篇周杰
  • 13篇门正兴
  • 12篇徐志敏
  • 10篇邵长伟
  • 9篇陈锡侯
  • 8篇王彦丽
  • 8篇李雁召
  • 8篇权国政
  • 8篇汪丰林
  • 8篇夏玉峰
  • 6篇黄龙
  • 6篇陈明亮
  • 6篇杨海
  • 5篇咸国材
  • 5篇贾智
  • 5篇向东
  • 5篇岳宗敏
  • 4篇谭杰
  • 4篇刘姝

传媒

  • 33篇热加工工艺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金属热处理
  • 6篇重庆大学学报...
  • 6篇锻压装备与制...
  • 5篇锻压技术
  • 4篇化工学报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大型铸锻件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泛珠三角第四...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23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B柱内饰件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汽车B柱内饰件由于体积大,注射流程长,前部凸台形状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注射成型时容易出现短射、气穴、缩痕、结合线、翘曲等缺陷。且其上有多处安装用的内凸,所以需要设计合理的抽芯机构。在设计过程中用moldflow对不同的...
贾智周杰王梦寒
关键词:热流道系统MOLDFLOW
文献传递
Cu-Ag合金高温流变特性及其改进的本构模型被引量:2
2017年
在变形温度为973~1123 K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对Cu-6%Ag(质量分数)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利用试验所得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高应变速率下Cu-6%Ag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时微观组织的演变行为;研究了高温塑性变形中材料的变形机制;构建了一种简化的本构模型,并引入Arrhenius方程及Z参数对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Cu-6%Ag合金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在应变速率为0.1、1及10 s-1,温度为1123 K的变形条件下发生孪生,造成流变应力突变而升高,出现应力谷值;经改进后的本构模型,考虑了应变、变形温度及变形速率对流变特性的影响,预测精度较高,更利于通过计算机语言写入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王梦寒孟烈危康岳宗敏汪丰林
关键词:高温塑性变形孪生本构模型
电阻连续加热成形过程电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轴对称的电-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电-热耦合与热-力耦合的顺序模拟。以42CrMo4钢圆柱体在电阻连续加热情况下的热镦成形过程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所得坯料温度及载荷变化与试验结果一致。电阻连续加热成形过程中坯料温度急剧下降主要由于成形过程中坯料电阻的下降,而坯料温度下降也导致成形载荷迅速增加。
门正兴周杰王梦寒徐志敏
关键词:有限元电阻加热
基于GR神经网络的汽车U形纵梁多工步冲压成形回弹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纵梁件单工步成形回弹预测误差较大的缺陷,提出对汽车纵梁件进行多工步成形回弹控制分析;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回弹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不同凹模圆角与压边力等重要成形工艺参数下的回弹值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采用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模拟试验值有较好的吻合度,说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纵梁多工序后回弹分布。
王梦寒刘文赖啸
关键词:汽车纵梁多工步神经网络回弹预测
20MnNiMo钢热变形行为及基于物象的本构模型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20MnNiMo钢的热变形行为,在950~1250℃、0.01~10 S^-1的变形条件下对其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构建了20MnNiMo钢的包含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两阶段本构模型.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获得了变形工艺条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0MnNiMo钢的真应力一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现象,且随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流变应力显著降低.对比分析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可得相关系数及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87和2.63%.
王梦寒王根田岳宗敏孟烈
关键词:本构模型热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
钢质同步环成形过程中坯料定位方式对于材料流动的影响
2011年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采用齿根圆定位和齿顶圆定位的钢质同步环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坯料定位方式下材料流动状态。结果表明,坯料定位方式对金属流动状态影响很大,直接决定成形缺陷是否形成。对于钢质同步环,采用齿腔面定位方式下的材料流动状态明显优于齿根圆定位方式下的材料流动状态,有利于避免成形缺陷的产生。研究结果对于钢质同步环精密成形缺陷控制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陈锡侯向东王梦寒
关键词:数值模拟
考虑包辛格效应的高强钢U型件冲压回弹规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回弹问题限制高强钢的广泛使用。数值模拟预测高强钢回弹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应用的材料模型是否能对材料的包辛格效应准确描述。本研究旨在将力学解析方法、数值模拟技术、响应面分析法综合应用于高强度薄钢板U型件冲压回弹的预测中。基于考虑包辛格效应的材料模型实现高精度模拟预测回弹,随后利用理论解析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与响应面法分析压边力、摩擦系数、模具圆角半径对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系数较小时,板料的回弹程度随压边力的增大而减小;而摩擦系数较大时,板料的回弹程度随压边力的增大而增大。选择合适的模具圆角半径可以显著减小零件的回弹量。
王梦寒岳宗敏王根田
关键词:高强度钢板回弹包辛格效应数值模拟
2Cr12NiMo1W1V超临界钢高温流变应力模型及热加工图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2Cr12Ni Mo1W1V超临界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对其进行热压缩试验,得到其在变形温度为1 123~1 373 K,应变速率为0.005~5 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流变应力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高温变形的物理本质。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动态材料模型(DMM),以热压缩试验为基础,建立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根据变形稳定阶段的热加工图确定该马氏体不锈钢热变形的失稳区和安全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程度高,表明该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可用构建的双曲正弦本构模型来描述;热加工图受变形量影响较大,当变形较小时,安全区随着应变增加而发生迁移,变形进入稳定阶段后,安全区保持恒定;在低温高应变区(温度为1 200~1 280 K,应变速率为1~5 s-1)以及高温低应变区(温度为1 320~1 400 K,应变速率为0.1~0.3 s-1)这2个区域为变形安全区,适合2Cr12Ni Mo1W1V超临界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加工。
王梦寒陈明亮王瑞王根田
关键词:本构模型热加工图
铁路货车支撑座模锻成形过程模拟与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采用模锻工艺成形铁路货车支撑座的方法。分析了铸钢支撑座产品结构的特点。借助ANSYS软件,分析其结构受力。应用失效原理,优化并获得了适宜锻造成形、且安全系数高的锻钢支撑座结构。通过锻造工艺分析,将左、右支撑座以某一角度拼合,开发了支撑座的模锻工艺。借助DEFORM-3D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预测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生产试制及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支撑座锻造新工艺可行、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王梦寒陈锡侯周杰
关键词:模锻
高强度钢板梁类件拉延工艺补充及成形参数优化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高强度钢板汽车防火墙横梁拉延成形过程存在的拉裂、起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平缓特征的工艺补充面设计方法。应用三维CAD软件对工艺补充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建立了横梁拉延成形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DYNAFORM软件对其拉延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板料尺寸、拉延筋的分布、压边力大小、凹模上圆角大小等参数对高强度钢板横梁拉延成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平缓特征的工艺补充面改善了横梁拉延成形时板料成形状态,横梁在拉延成形过程中未出现拉裂、起皱等缺陷,成形后板料最大变薄率在30%以内,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实践验证了该拉延工艺的可行性。
王梦寒刘文张旭
关键词:高强度板工艺参数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