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洱海湖滨带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9
- 2011年
- 2009年5至12月对洱海湖滨带植被进行了3次调查,共鉴定出维管植物47科108属145种,其中乔灌木15种、湿生草本植物75种、挺水植物15种、浮叶和漂浮植物各7种、沉水植物26种;有红柳(Salix cavaleriei)、菰(Z izania latifo-lia)、菱(Trapa natans)和黄丝草(Potam ogeton maackianus)等15个植物群落,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洱海面积的8%,各点位平均物种数和生物量分别为9个和12.5 kg(FW)/m2,沉水植物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8706.结合资料分析表明:经10余年的治理和修复,洱海植物多样性有所提高,北部植物多样性降低的局面得到改善,但存在着湖滨带狭窄、挺水植物群落类型单调、植被覆盖面积变小、固有区系成分有待恢复等问题.应加强缓冲区建设,以增强湖滨带功能,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洱海植被覆盖面积.
- 厉恩华王学雷蔡晓斌王晓艳赵素婷
- 关键词: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水生植物
- 基于生态健康的洪湖湿地恢复评价被引量:12
- 2010年
- 选取2002年和2007年分别代表洪湖湿地恢复前后的年份,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角度来反映其恢复效果.根据洪湖湿地自身的特点,选取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功能整合和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4个指标建立了洪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系统健康度分别为0.5240和0.6369,健康状态由"一般病态"转化为"一般健康",湿地恢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7年洪湖湿地健康指标中表现为"疾病"状态的指标为优势性植物覆盖率、水质净化功能、环保投资指数和化肥施用强度,这些因素成为限制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
- 王慧亮王学雷莫明浩王晓艳
- 关键词:洪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湿地恢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1961年-2008年洪湖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通过对洪湖湿地区域5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8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的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洪湖湿地区域升温的趋势显著且存在不对称性,气温倾向率为0.31℃/10a;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趋势,但降水强度增加,洪湖区域年雨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强降水天气的增多;而干旱指数上升,加剧了洪湖湿地旱季缺水涝季洪水的局面;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
- 王晓艳王学雷邓帆姜刘志李辉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倾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