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沙地
  • 1篇杨树
  • 1篇樟子松
  • 1篇沙地杨树
  • 1篇沙地樟子松
  • 1篇深栽
  • 1篇种源
  • 1篇种源试验
  • 1篇科尔沁沙地

机构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辽宁省固沙造...

作者

  • 2篇王明智
  • 1篇宋保民
  • 1篇郭连生
  • 1篇刘玉军
  • 1篇杨淑敏
  • 1篇赵晓明
  • 1篇徐树堂

传媒

  • 2篇内蒙古林学院...

年份

  • 2篇199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种源试验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本文利用樟子松 ( 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 itvin) 1 1个种源在科尔沁沙地 3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 ,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源树高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通过在各试点进行多维空间、多向量数学模型的综合分析 ,得出青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 ,高生长超出章古台 (对照 ) 3 0 .4 %,超出参试种源平均值 1 3 .5 6%,高峰、塔河、呼玛次之。经相关分析 ,樟子松不同种源树高与冠幅、当年生长量、地茎呈显著正相关。
赵晓明徐树堂任敬忠王明智杨淑敏蒋树佛
关键词:樟子松种源试验
科尔沁沙地杨树深栽技术初报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对钻孔深栽技术和普通造林技术比较研究表明,成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径生长量上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钻孔深栽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地下水位较低地类。研究了0.7-3.0m7个深度的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表明,1.3m-3.0m5个深度之间成活率、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0.7m-1.3m之间差异显著(α<0.05)。1.3深度造林成活率已达98%,因此1.3m深度应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深度。对3×3m、4×4m、5×5m、6×6m和6×9m5个密度的6年高径生长量和第10年蓄积量预测研究表明,5×5m密度的蓄积量均大于其它密度,进而指出,科尔沁沙地适合的深栽造林密度为5×5m。本文对深栽利用的苗木贮藏方式和造林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林时间春秋两季皆宜,秋季造林宜早,春季造林可早可晚;春季造林苗木必须冬贮(平放、埋深1m)。
杨淑敏郭连生宋保民宋保民刘玉军
关键词:杨树科尔沁沙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