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化疗
  • 3篇中晚期
  • 3篇晚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肝癌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亚群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中晚期非小细...
  • 2篇中药
  • 2篇肿瘤
  • 2篇氩氦刀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亚群

机构

  • 9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9篇王新
  • 9篇侯恩存
  • 6篇陆运鑫
  • 4篇关莹
  • 4篇白广德
  • 3篇秦冰
  • 3篇黄妍
  • 3篇黄丁平
  • 3篇陈小梅
  • 2篇刘敏
  • 2篇林梅英
  • 1篇荣震
  • 1篇陆秀伟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Ⅲ、Ⅳ期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70例病例按1∶1比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去剔除或脱落病例,最后纳入研究的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各组剔除或脱落病例分别为2例和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瘤体大小、卡氏评分、体重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有效率分别为42.4%和29.0%,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卡氏评分值上升,对照组卡氏评分值下降,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体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毒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案。
侯恩存王新练祖平陆运鑫关莹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观察153Sm蛳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蛳EDTMP)对癌性骨痛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6 例首次应用153Sm蛳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按疼痛部位、病理、骨转移灶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9.6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明显好于肺癌(χ2=9.144 P<0.01),疼痛部位、骨转移数目对疗效无显著影响。结论: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行153Sm蛳EDTMP效果较好。
侯恩存王新
关键词:肿瘤转移^153SM-EDTMP骨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其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8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侯恩存王新练祖平陆运鑫白广德关莹黄丁平秦冰陈小梅刘敏黄妍
关键词:TACET淋巴细胞亚群
TACE、氩氦刀结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技术方案优化研究
白广德侯恩存练祖平陆运鑫荣震王新黄丁平陆秀伟林梅英秦冰陈小梅关莹
该课题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重点课题《TACE氩氦刀及GP方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技术方案优化研究》(合同编号ZD2005022),课题起止时间于2005年06月-2008年06月。占肝癌总数80%左右的广大中晚期肝癌患者尚缺...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中药治疗氩氦刀综合治疗方法
化疗联合氩氦刀中药为主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侯恩存白广德王新练祖平陆运鑫林梅英黄妍
该课题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重点课题《化疗联合氩氦刀中药为主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合同编号ZD2005023),课题起止时间于2005年03月-2008年09月。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
关键词:
关键词:化疗氩氦刀中药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
泰勒宁片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泰勒宁片(氨酚羟考酮)对于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泰勒宁组和曲马多组,泰勒宁组口服泰勒宁片,每次2片,每6h1次,连续用药1周;曲马多组口服曲马多胶囊50mg,每次2粒,6h1次,连续用药1周。分别于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7天对疼痛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泰勒宁组中重度疼痛中度以上缓解率分别为97.1%(33/34)和90%(18/20),曲马多组中重度疼痛中度以上缓解率分别为91.2%(31/34)和55%(11/20),中度疼痛缓解率两组无明显差异(χ2=1.063,P>0.05),重度疼痛缓解率泰勒宁组高于曲马多组(χ2=6.163,P<0.05),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泰勒宁片治疗癌性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适用于中重度癌性疼痛。
侯恩存王新
关键词:疼痛免疫功能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 化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化疗有效率较低,约20%~50%,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为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本研究对康莱特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3,第1、8天,顺铂80mg/m^3,第2天,3周为一周期。康莱特联合化疗组(康莱特组)50例,化疗方案同对照组,于每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静脉滴注10%康莱特注射液200ml,连用10天。两周期治疗结束后对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康莱特组有效率为52%,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04,P〈0.05)。两组疗后的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t=2.8,P〈0.05)。康莱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的程度较轻。结论 康莱特联合化疗能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练祖平陆运鑫侯恩存王新
关键词:康莱特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肿瘤患者血型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侯恩存王新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型变异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d、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侯恩存王新练祖平陆运鑫白广德关莹黄丁平秦冰陈小梅刘敏黄妍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