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宾

作品数:70 被引量:1,02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供应链
  • 26篇闭环供应链
  • 20篇奖惩
  • 20篇奖惩机制
  • 13篇回收
  • 12篇逆向供应链
  • 11篇制造商
  • 10篇再制造
  • 7篇零售
  • 7篇零售商
  • 7篇博弈
  • 6篇偏好
  • 5篇政府
  • 5篇消费者
  • 5篇补贴
  • 4篇动态博弈
  • 4篇信息分享
  • 4篇渠道
  • 4篇利润
  • 4篇竞争环境

机构

  • 58篇中国矿业大学
  • 28篇东南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开封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中国铁路上海...

作者

  • 67篇王文宾
  • 22篇达庆利
  • 6篇聂锐
  • 5篇张宁
  • 4篇范玲玲
  • 3篇张玉超
  • 3篇卞文良
  • 3篇周维明
  • 2篇周敏
  • 2篇陈伟达
  • 2篇何凌云
  • 2篇陈祥东
  • 2篇赵学娟
  • 2篇张雨
  • 2篇邓雯雯
  • 1篇张晓强
  • 1篇程明宝
  • 1篇张亚辉
  • 1篇潘辉
  • 1篇王伊蕾

传媒

  • 17篇中国管理科学
  • 6篇工业技术经济
  • 6篇运筹与管理
  • 3篇软科学
  • 3篇管理工程学报
  • 3篇运动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系统管理学报
  • 1篇工业工程与管...
  • 1篇金融教学与研...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经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贴-惩罚政策下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决策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商(以下简称电池商)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下简称汽车商)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在政府不干预和实施补贴-惩罚政策两种情形下,分析了影响电池商和汽车商选择回收与否的因素以及二者均决定回收的条件,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在政府不干预情形下,当电池商的回购价大于电池商和汽车商各自单位回收价和回收成本之和的最大值时,二者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2)在政府实施补贴-惩罚政策情形下,电池商的回购价不受政府惩罚的影响。与不干预情形相比,政府单位补贴增大会使电池商的最低回购价降低。(3)政府实施补贴-惩罚政策时,当单位补贴大于阀值时,电池商和汽车商选择回收废旧动力电池策略。(4)政府实施补贴-惩罚政策能够明显缩短电池商和汽车商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时间。此研究可以为政府促进电池生产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提供参考。
王文宾刘业钟罗升戚金钰仝鹏
关键词: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
不对称信息下逆向供应链奖惩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考虑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第三方回收商负责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逆向供应链中回收商的固定成本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信息甄别契约,研究了无奖惩机制和政府对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的两个模型.结果表明:政府对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后回收率和回收商的利润都随奖惩力度的增大而增加,均比无奖惩机制时高;在政府奖惩机制的作用下,固定成本高的回收商比固定成本低的回收商的回收率增加幅度大;若奖惩力度较小,制造商的回购价会提高,若奖惩力度较大,制造商的回购价会降低;回收率的提高表明了不对称信息下政府奖惩机制引导废旧产品回收的有效性.
王文宾陈祥东周敏聂锐
关键词:奖惩机制逆向供应链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
回收责任分担视角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的政府奖惩机制研究被引量:28
2019年
研究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奖惩机制问题,分别建立了四个博弈模型:政府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政府对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以及同时对制造商和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研究表明:政府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政府对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以及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三种情形下零售价、回收率和批发价相等,且总利润相等;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与其它情形相比,废旧产品的回收率较低,批发价较高,且总利润降低,但四种情形下零售价相同;当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时,若制造商承担的回收责任较大,则闭环供应链成员都能从奖惩机制中获益。
王文宾丁军飞王智慧达庆利
关键词: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奖惩机制
我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坛竞争格局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坛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与第十届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田径整体运动水平略有下降,女子项目进步较为显著,男子项目表现平平,但有1人1次超1项亚洲纪录;优势项目成绩表现突出,部分弱势项目成绩有所起色,我国各优势项目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空间很大。
张亚辉王文宾张玉超
关键词:田径
政府补贴对双回收渠道价格竞争的引导作用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考虑政府给予正规回收商补贴以鼓励其回收更多废旧电子产品,研究补贴对双回收渠道价格竞争的引导问题,建立了正规和非正规回收商并存的双回收渠道回收价竞争模型探讨补贴对两种渠道的回收量、回收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补贴的增加,正规回收商的回收量增加,非正规回收商的回收量减少,但两渠道的回收总量增加;随着补贴的增加,两渠道的回收价均提高,且在回收品的不同质量区间内,当非正规回收商与正规回收商处理废旧产品所获得的单位利润之差小于政府补贴量时,正规回收商的回收价较高,否则相反;补贴能引导正规回收渠道并抑制非正规回收渠道,且当政府补贴过多时非正规渠道的存在可以遏制正规渠道仅依靠政府补贴来提高自身的利润。
王文宾丁军飞林欣怡
关键词:政府补贴废旧电子产品
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总体成绩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的成绩、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情况以及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参赛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出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张宁王文宾
关键词:田径运动奥运会
奖惩机制下回收投资成本分担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讨奖惩机制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分担固定回收投资成本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了由制造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及仿真得出各决策变量基于制造商分担比例及奖惩力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仅考虑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均能有效提高回收率,降低零售价,提高产品需求量,且第二种机制作用效果更佳。适当的分担比例和奖惩力度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因此,在合理的奖惩力度下制造商分担一定的回收投资成本时,闭环供应链各成员能实现互利共赢。
王文宾范玲玲周维明
关键词:闭环供应链分担奖惩机制再制造
奖惩机制对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被引量:44
2011年
在奖惩机制下,研究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回收决策,将奖惩机制下的最优定价和回收比例与无回收再制造和无奖惩机制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回收比例进行了比较。发现奖惩机制有利于零售商降低零售价格,提高回收比例;奖惩机制有利于制造商利润的提高;当奖惩力度较大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最优利润高于无奖惩机制下的最优利润,而当奖惩力度较小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最优利润低于无奖惩机制下的最优利润。
聂佳佳王文宾吴庆
关键词:逆向物流闭环供应链再制造奖惩机制
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再制造供应链建模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8
2007年
为分析再制造供应链的性能,采用了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建模分析方法,并根据广义随机Petri网与马尔可夫链的同构关系,将广义Petri网模型转化为等价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及相关数学方法得出再制造供应链的主要性能指标.该方法不仅可以分析整个再制造供应链的性能,还能对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做定量分析,为再制造供应链回收再制造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思路.
王文宾达庆利
关键词:再制造供应链广义随机PETRI网马尔可夫链
隶属度“非平均偏差法”在路网规划决策中的应用
2008年
将最小隶属度偏差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提出了考虑指标权重的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给出了较具体的指标体系,并将无量纲化和隶属度求法进行了改进.最后,用一个算例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
王伊蕾王文宾李涛潘辉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层次分析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