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杰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沙地
  • 3篇科尔沁沙地
  • 3篇差巴嘎蒿
  • 2篇种群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适宜性
  • 1篇生态位
  • 1篇适宜性
  • 1篇适宜性分析
  • 1篇年龄结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类型
  • 1篇种群生态
  • 1篇种群生态位

机构

  • 3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3篇王振杰
  • 2篇张斌才
  • 2篇尹航
  • 2篇颜秀灵
  • 2篇朴顺姬
  • 1篇翟继武
  • 1篇丁勇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种群生境适宜性分析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科尔沁沙地半灌木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在沙地固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当地首选的固沙植物。本文以生长在不同类型沙地上的差巴嘎蒿种群为对象,通过对其生境、群落结构和...
王振杰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生境适宜性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群落及种群生态特征被引量:9
2006年
对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分别分布于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随着沙地基质固定程度的增加,差巴嘎蒿群落由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先锋群落、盖度〈10%、多样性指数0.33)演替到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盖度30%~35%、多样性指数0.56)再演替到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草原群落、盖度40%~45%、多样性指数0.59).在差巴嘎蒿群落演替过程中,差巴嗄蒿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在流动沙地上为增长型;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为衰退型,人工种植5年后差巴嘎蒿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人工种植18年后为稳定型。
尹航朴顺姬王振杰颜秀灵张斌才翟继武丁勇
关键词:差巴嘎蒿群落类型年龄结构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生态位适宜度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类型沙地上的综合活力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计算,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旺季,差巴嘎蒿种群综合活力指数随着沙地的固定显著下降。2)在同一生长季内,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水分的限制土层深度也有所不同:7月各类型沙地均为15~30cm土层;8月随着雨水的下渗,限制土层也有所加深,为45~60cm土层;9月除流动沙地为15~30cm外,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为30~45cm。3)在同一生长季内的不同生境上种群的限制因子(NFmin)不同:在流动沙地上为土壤有机质,而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上为土壤含水量,且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分的配置关系直接影响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值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二者的比值可直接反映有机质对植物细根的有效性,同时种群通过调节细根生长状况来适应限制因子间的配置关系。
朴顺姬王振杰颜秀灵张斌才尹航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