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青

作品数:18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9篇理学
  • 8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主成分
  • 6篇聚类
  • 5篇自适
  • 5篇自适应
  • 4篇函数型数据
  • 3篇区域创新能力
  • 3篇自适应权重
  • 3篇聚类分析
  • 3篇聚类模型
  • 3篇类模型
  • 3篇赋权
  • 2篇数据聚类
  • 2篇双参数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主成分聚类分...
  • 2篇面板数据
  • 2篇加权
  • 2篇层级
  • 2篇层级划分
  • 1篇信贷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厦门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辅仁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18篇王德青
  • 13篇朱建平
  • 3篇刘晓葳
  • 2篇徐妍
  • 2篇谢邦昌
  • 2篇李凯风
  • 2篇李雪梅
  • 2篇何凌云
  • 1篇梁子婧
  • 1篇王洁丹
  • 1篇方匡南
  • 1篇朱万闯
  • 1篇王斐斐
  • 1篇周娇

传媒

  • 7篇数理统计与管...
  • 3篇统计研究
  • 2篇系统工程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西北人口
  • 1篇金融理论与教...
  • 1篇金融发展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时空差异及其收敛性被引量:12
2021年
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缩小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地区和城乡差距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意义重大,其前提是厘清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差距现状和演变趋势.本文将函数型数据分析的框架引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时空差异研究.首先,基于粗糙惩罚思想重构居民收入与消费的连续函数;其次,利用函数型方差分析,分别检验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静态绝对水平差异和动态增长势能差异;最后,将传统的收敛模型进行函数化拓展,连续测度收入与消费时空差异的动态收敛性.研究发现:(1)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绝对水平和增长势能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城镇居民的增长加速度不存在区域差异.(2)全国和东部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逐渐显现σ收敛,但中西部不存在.(3)全国范围内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绝对β收敛逐渐显现,并且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趋势,但东中西区域内部农村居民的绝对β收敛不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缩小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城乡和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王德青田思华朱建平徐妍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函数型数据聚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有限维离散数据的传统聚类分析并不能直接用于函数型数据的分类挖掘。本文针对函数型数据的稀疏性和无穷维特殊性展开讨论,在综合剖析现有函数型聚类方法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依据聚类指标的信息量差异重构加权主成分距离为函数相似性测度,提出了一种函数型数据的自适应权重聚类分析。相对同类函数型聚类算法,新方法的核心优势在于:(1)自适应赋权的距离函数体现了聚类指标分类效率的差异,并且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保证其必要性和客观合理性;(2)基于有限维离散数据的聚类实现了无限维连续函数的聚类,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证检验表明,新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明显提高,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聚类算法极端情形下的失效问题,有着复杂函数型数据分类问题下的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
王德青朱建平王洁丹
关键词:函数型数据主成分聚类分析
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31
2018年
函数型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典型数据,也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视角,其稀疏粗糙、无穷维、低信噪比等复杂特性导致传统聚类分析方法凸显诸多弊端。为了厘清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的研究现状,在界定函数型数据概念与内涵基础上,本文依据方法原理差异将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为四类,理论剖析并模拟检验每一类别方法的相对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展望了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王德青朱建平刘晓葳何凌云
关键词: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
基于函数型自适应聚类的股票收益波动模式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股票收益波动具有典型的连续函数特征,将其纳入连续动态函数范畴分析,能够挖掘现有离散分析方法不能揭示的深层次信息。本文基于连续动态函数视角研究上证50指数样本股票收益波动的类别模式和时段特征:首先由实际离散观测数据信息自行驱动,重构隐含在其中的本征收益波动函数;进一步,利用函数型主成分正交分解收益函数波动的主趋势,在无核心信息损失的主成分降维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权重聚类分析客观划分股票收益函数波动的模式类别;最后,利用函数型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类别收益函数之间波动差异的显著性和稳健性,并基于波动函数周期性时段划分、图形展示和可视化剖析每一类别收益函数在不同时段波动的势能转化规律。研究发现:上证综指股票收益波动的主导趋势可以分解为四个子模式,50只股票存在五类显著的波动模式类别,并且五类波动模式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本次研究区间的初始阶段。本文拓展了股票收益波动模式分类和差异因素分析的研究视角,能够为金融监管部门管理策略的制定和证券市场的投资组合配置提供实证支持。
王德青何凌云朱建平
关键词:自适应聚类上证50
主成分聚类分析有效性的思考被引量:46
2012年
本文针对经典聚类分析和普通主成分聚类分析极端情形下的失效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定义客观赋权的主成分距离为分类统计量,并以实证检验取得良好效果为依据,有效地解决了主成分聚类分析在极端情形下所不能揭示的问题。
王德青朱建平谢邦昌
关键词:主成分聚类分析
基于EMD技术的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被引量:7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技术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对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EMD技术分解,然后将分解得到的子序列进行聚类,并运用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各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汇总子序列的预测值得到目标时间序列的预测值。统计模拟和实证分析显示: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的精度,说明新方法对于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是有效的。
王德青王斐斐朱万闯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
函数型自适应权重聚类分析的再拓展被引量:4
2016年
离散视角下,函数型自适应权重聚类的有效性取决于基函数的最优选择,目前尚无客观统一准则。基于随机过程的Karhunen-Loeve展开定理,本文对函数型自适应权重聚类分析进行了连续视角的进一步拓展。相对现有同类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拓展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1)基于Karhunen-Loeve展开实现了函数空间向多元统计空间的过渡,避免了人为选择基函数的主观任意性;(2)依据变量重要程度重构自适应权重距离为函数之间的相似性测度,并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保证其必要性、合理性;(3)在充分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前提下,能够应用经典的有限维多元分析方法解决无限维的函数型聚类问题。实证检验表明,新模型能够降低聚类过程的计算成本,显著提升分类正确率、稳健性和普遍适用性。
王德青刘晓葳朱建平
关键词: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
基于自适应迭代更新的函数型数据聚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函数型数据的稀疏性和无穷维特性使得传统聚类分析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界定函数型数据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更新聚类分析。首先,基于数据参数信息实现无穷维函数空间向有限维多元空间的过渡;在此基础上,依据变量信息含量的差异构建自适应赋权聚类统计量,并依此为函数型数据的相似性测度进行初始类别划分;进一步,在给定阈值限制下,对所有函数的初始类别归属进行自适应迭代更新,将收敛的优化结果作为最终的类别划分。随机模拟和实证检验表明,与现有的同类函数型聚类分析相比,文中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显著提高,体现了新方法的相对优良性和实际问题应用中的有效性。
王德青刘晓葳朱建平
关键词:自适应权重聚类分析
2000—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文章利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福建省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校正;宏观角度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水平与模式变化,微观多角度剖析了设区市之间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论为:一是福建省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婴儿死亡漏报、错报问题明显减少;二是九个设区市之间的死亡模式存在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生育水平及社会卫生条件是差异产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公共医疗卫生的作用不明显。
王德青朱建平陈志强
关键词:人口普查死亡率
主成分集成评价方法的问题探析与模型拓展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针对主成分综合评价主要环节的一般性问题展开讨论,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总结现有关于主成分聚类分析重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客观赋权的加权主成分距离为聚类统计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聚类模型不能处理指标共线性和重要性差异悬殊的问题。对比本文拓展的聚类模型与同类模型的分类效率发现,加权主成分聚类分析蕴含的客观合理性是其优势所在的根本原因。
王德青李凯风周娇
关键词:数据挖掘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