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芸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移民
  • 4篇商业移民
  • 2篇族群
  • 2篇文化
  • 2篇村落社会
  • 1篇多神崇拜
  • 1篇信仰
  • 1篇叙事
  • 1篇杂糅
  • 1篇人类学
  • 1篇社会整合
  • 1篇身份建构
  • 1篇神崇拜
  • 1篇生命叙事
  • 1篇亲属
  • 1篇权力
  • 1篇族群意识
  • 1篇文化创造
  • 1篇文化建构
  • 1篇文化杂糅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王彦芸

传媒

  • 2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客家”商业移民身份建构与区域社会整合——以都柳江下游富禄商镇为中心被引量:1
2022年
清中叶随着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区的拓殖与开发,西江上游都柳江经过河道疏浚与下游经济体系连接,成了贵州东南部及广西北部一重要通道,自称“客家”的人群从闽粤等地溯江而上,聚居富禄,以经营贸易为生。本文以“客家”移民为视角,探讨原本由不同地区迁来的商业移民,如何通过追溯他地祖先,逐渐发展出共同的地域认同和身份认同,又如何在不同面向上与地方社会互动交织,从而呈现“客家”移民再地域化过程。
王彦芸
关键词:客家商业移民社会整合
节日内涵流变与地方文化创造——都柳江下游富禄花炮节探析被引量:5
2013年
清朝雍乾时期都柳江河道的疏浚与治理,吸引了来自闽粤的客家移民来到广西富禄定居经商。富禄"三月三"花炮节原本是闽粤籍客家人所带来的与天后信仰相契合的节日,却因为不同时期移民境遇及人群关系的嬗变,逐渐衍生为三个不同时间和空间依次进行的花炮节,并在长期的文化互动过程中最终成为侗族与汉人共同参与的地方盛典。
王彦芸
关键词:移民文化创造
个体生命叙事与多元文化杂糅--都柳江下游多神崇拜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2022年
位于南岭通道的都柳江自清代中期河流疏浚以来,成为人、物流转频繁的重要孔道,移民因盐、木贸易兴盛流入沿河重要商埠定居经商,同时也带来了各自的神灵信仰并建立庙宇。在人群流动交互的区域历史背景之下,本文以一个女性仪式专家的生命自述及仪式实践为例,探讨原本殊异的文化符号,如何与个体生命经验相结合,通过再诠释与再创造,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复合象征体系,进而思考多元人群互嵌地区文化碰撞的杂糅与交织。
王彦芸
关键词:生命叙事文化杂糅多神崇拜历史人类学
都柳江流域“兜”的概念与侗人的亲属观念被引量:3
2023年
“兜”(Douc)是黔东南都柳江流域侗族社会中的基本人群单位,以往研究中多将“兜”作为相似于“房族”的父系世系群开展类比理解,但对“兜”在地方的实际意义、亲属关系及其日常实践仍较缺乏关注。基于都柳江流域西山侗族社会田野调查,通过回溯地方历史上的姑舅表婚传统婚制,并结合当下侗族社会特定亲属分类与关系实践,以婚姻为核心重思“兜”之概念,进而在特定亲属观念、历史中的婚姻联结和区域社会变迁之下,重新把握“兜”所构成之整体侗族社会。
王彦芸
区域开发、商业移民与村落社会——以都柳江下游八洛村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八洛村为田野点,将这一清末形成的商业移民村落放置在区域贸易的背景之下,对村落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并通过考察移民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侗族社会自身社会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从而探究八洛村兴...
王彦芸
文献传递
村落历史想象与族群意识建构——以都柳江下游葛亮寨孔明信仰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自清代都柳江河道疏浚以来,人群流动日趋频繁,位于都柳江下游的葛亮寨因商业化发展吸引了不少移民经商定居,其中包含了部分由都柳江上游及支流迁徙至此的苗民和侗民,其族群身份与认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复杂性与模糊性。文章以葛亮寨的苗侗移民为着眼点,探讨其如何经由对孔明这一形象的演绎重构"村落历史",并透过一系列仪式实践建构和表达"我群"身份认同,进而将文化带入族群问题的讨论,试图说明族群意识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过程有关,同时也是文化创造与重构的动态过程。
王彦芸
关键词:历史想象族群意识文化建构
族群互嵌格局下的“区域”探析--基于都柳江流域生态与历史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都柳江位于南岭通道,因清代中央王朝开拓苗疆、加强西南地区控制的系列举措,都柳江航道得以疏浚通行,形成了水道与陆路纵横的交通网络,并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下造就了多元族群互嵌格局。以都柳江人群互动往来的历史过程为观照,区域是一种地方逻辑之下兼容差异性的整体呈现。对于区域的讨论,不可忽视特定生态地理因素、基本人群分类方式和地方交往规范。同时,随着历史中人的活动,区域不仅是一种多层次的实质性关系表达,也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表达;而对区域本身的讨论与关注,则有助于跨越既有概念限制去认识既为多元又为整体的西南社会,也有助于我们从地方出发深入理解区域何为一种“有意识”的历史建构。
王彦芸
区域开发、商业移民与村落社会
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八洛村为田野点,将这一清末形成的商业移民村落放置在区域贸易的背景之下,对村落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并通过考察移民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侗族社会自身社会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从而探究八洛村兴...
王彦芸
关键词:商业移民
文献传递
商业移民、地方强人与权力更迭——以贵州八洛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清中期对苗疆的开辟使都柳江流域进入王朝视野,位于侗款"六洞"地区的八洛村因其交通优势,成为流域内重要的商业集镇。国家力量的进入与商业移民的市场活动,作用于传统侗款社会,形成了多重力量交织的地方权力格局,同时,款组织内部权力与外部世界连接,在具有能动性的款首积极运作下,也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社会历史进程。
王彦芸
关键词:商业移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