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忠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变异的分析
- 本文探讨了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前、后交通动脉瘤的关系。
方法:
回顾8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97例后交通动脉瘤,分析不同DSA分型的病例构成比差异,以及不同分型病人的发病年龄差异。
结...
- 王庭忠
- 关键词: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动脉瘤DSA
- 文献传递
- 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 赵宪林刘国军关永昌焦德生高飞李子强陈世伟张蜂刘永军王庭忠杜敬华
- 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治疗的4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再出血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90例患者再出血48例(9.7%)。手术时机(比值比=2.401,P=0.035)、术中首次抽吸量(比值比=3.012,P=0.001)、术后高血压控制情况(比值比=2.562,P=0.028)、肝脏疾病(比值比=1.987,P=0.037)等4个因素是影响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后再出血主要受手术时机、术中首次抽吸量、术后高血压控制情况、肝脏疾病影响,重视这些因素有利于再出血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
- 赵宪林姜宏舟杜敬华王庭忠
- 关键词:脑出血
- Willis环血流变异与前后交通动脉瘤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陈世伟王庭忠高飞
-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WILLIS环后天因素动脉分叉
- 脑出血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刺术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数据库,搜集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病例对照研究,并按特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原始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手术时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纳入13篇RCT和5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硬通道组849例,软通道组8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硬通道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软通道组(P<0.05),且手术时间短于软通道组(P<0.05)。两者在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刺术均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术式,硬通道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上优于软通道。
- 张泰铭宋少谦于剑赵宪林王庭忠
- 关键词:颅内出血微创穿刺术硬通道血肿清除META分析
- 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CT监视下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血肿,间断用尿激酶冲洗并引流出残留血凝块。观察血肿体积减少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临床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手术时间15-45(25.0±2.8)min;术后血肿体积减少率30%-80%(56.8±3.2)%;GCS评分增加(2.3±0.3)分。随访2-24个月,80例患者死亡10例,70例幸存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ADL1级17例(24.3%),ADL2级36例(51.4%),ADL3级13例(18.6%),ADL4级3例(4.3%),ADL5级1例(1.4%)。结论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捷、定位准确、不用开颅和输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要注意手术适应证。
- 赵宪林姜宏舟刘国军王庭忠
- 关键词:高血压性硬通道
- 他汀药物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约占脑卒中的3%~5%[1]。我国aSAH发病率低于全球整体年发病率,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aSAH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脑迟发性缺血。血管痉挛被视为aSAH不良预后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被广泛地应用于aSAH患者,以便改善血管痉挛,阻止脑缺血事件的发生,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4]。
- 刘涛关永昌杜敬华王庭忠
- 关键词:他汀类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 脑出血微创术式个性化决策支持系统初步研究
- 王庭忠杜敬华赵彪齐守良
- 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穿刺点的选择
- 王庭忠赵宪林
- CT监视下脑出血硬通道微创穿刺术血肿清除率的影响因素
- 王庭忠于剑高飞赵宪林季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