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林

作品数:116 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4篇细胞
  • 9篇生殖
  • 8篇细胞色素
  • 8篇精液
  • 8篇精液质量
  • 8篇精子
  • 7篇蛋白
  • 7篇农药
  • 6篇代谢
  • 6篇毒效
  • 6篇毒效应
  • 6篇质谱
  • 6篇色谱
  • 6篇气相
  • 6篇气相色谱
  • 6篇气相色谱-串...
  • 6篇细胞色素P4...
  • 6篇相色谱
  • 6篇串联质谱
  • 5篇体外

机构

  • 10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常州市疾病预...
  • 9篇常州市卫生局
  • 5篇河南第一荣康...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通大学
  • 3篇扬子石油化工...
  • 2篇教育部
  • 2篇卫生学教研室
  • 2篇南通市卫生监...
  • 1篇淮阴卫生高等...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疾病预...
  • 1篇马鞍山市市立...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作者

  • 114篇王守林
  • 26篇王心如
  • 16篇王超
  • 12篇王丽
  • 12篇宋玲
  • 11篇谈立峰
  • 10篇陈龙生
  • 9篇孙雪照
  • 9篇李燕南
  • 9篇王茜丽
  • 8篇吉俊敏
  • 8篇周亚美
  • 8篇陈海燕
  • 7篇刘起展
  • 7篇李忠
  • 7篇翁念农
  • 7篇陈超
  • 6篇张展
  • 6篇周建伟
  • 5篇夏彦恺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江苏卫生事业...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芳基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磷酸甲苯二苯酯(CDP)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发育毒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随着多氯联苯和溴代阻燃剂的限制使用,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PFRs)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近年来,OPFRs已在空气、灰尘、水等多种环境介质以及人体血液、尿液和母乳中被广泛检测到,并被证实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化...
谭思悦李春锦王少卓周昊杰耿成语赵育质王守林王超
关键词:神经发育毒性
核受体与microRNA对细胞色素P450酶调控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一类生物代谢酶,其在体内的表达及活性可受外源化学物的调控,已成为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总结核受体/转录因子及microRNA在化学物调控CYP450酶表达和活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系统分析调控作用的类型及其介导因子,认为化学物与CYP450酶之间的调控与代谢存在交互作用关系,在其毒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毒效应机制及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孙真真张展王守林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核受体MICRORNA毒性评价
食品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在典型食品污染特征研究中的探索运用
目的典型的多环芳烃(PAHs)为美国环保署提出的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分子量(MW)低于300 Da,而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MW-PAHs,主要指MW302和MW328)因同分异构体多、合成困难、难以检测,研究较少。...
陈柯佳李胜王丽王守林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一种改进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体外表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胞色素P450酶,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体外表达的方法。一种改进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体外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所述的辅助因子为如下任意一种:①0.5-6μg/mlHemin;②0.0...
王守林陆慧媛
文献传递
某石化企业和化纤企业女工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分析职业女工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标准要求和方法 ,在调查员统一培训后 ,同时调查了某大型石化企业和化纤企业 1992~ 1997年登记结婚的女工 12 41人和 12 0 8人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探讨了影响女工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和结论 导致女工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倒班、苯系混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接触和饮酒 ,其中苯系混合物接触可作为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王守林陈宇炼陈海燕徐莉春曹晋柱杜冰王顶贤施爱民徐希平王心如
关键词:生殖危害
职业性接触石化毒物与吸烟对工人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
为评价职业性接触石化毒物与吸烟对男性职业人群精液质量的影响,本文选择某大型石化企业男性工人68人(非吸烟者23人,吸烟者45人,平均年龄为29.1岁)为暴露组,并选择某大型化纤公司男性工人130人(非吸烟者49
王守林王心如宋玲邢厚恂陈海燕王俊南
关键词:精液质量吸烟者精子密度
文献传递
职业性接触氰戊菊酯农药对精液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探讨氰戊菊酯农药对男性工人精液质量的影响 ,寻找早期效应性生物标志物。 方法 :分别选择某农药厂氰戊菊酯生产男性工人 32名为暴露组 ,厂行政办公区男性工作人员 4 6名为内对照组 ,另选择某疾病控制中心男性工作人员 2 2名为外对照组。对各组环境空气中氰戊菊酯及其相关溶剂如甲苯、二甲苯进行连续 3d的监测 ,评价暴露水平 ;按统一的实施标准收集一次性精液 ,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CDavis)推荐的方法对精液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 (CASA)对精子的运动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 :暴露组空气中氰戊菊酯浓度明显高于内、外对照组 (P <0 .0 1) ,而甲苯、二甲苯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暴露组精子总数、精子运动直线性 (LIN)、精子运动前向性 (STR)均显著低于内、外对照组 (P <0 .0 5 ) ;精液粘稠度、凝集度及精子总数异常率显著高于内、外对照组 (P <0 .0 5 ) ;精子活动度、鞭打频率 (BCF)显著低于外对照组 (P <0 .0 5 ) ,活动度异常率显著高于外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谈立峰王守林孙雪照李燕南王茜丽吉俊敏陈龙生王心如
关键词:氰戊菊酯精液质量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混苯暴露对职业人群生殖机能的影响
该研究选择了具有低浓度混苯暴露的特大型石化企业Y公司,并以无混苯暴露的特大型化纤企业H公司为对照,通过现场环境监测和生物学检测、女工生育机能的流行病学调查、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检测和早早孕丢失(EFL)...
王守林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学检测生殖机能精液质量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 42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C组449例,LC组997例,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中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证、住院费用、药物费用等信息。结果:在2012—2016的5年间,LC术的人数逐年增加而MC术的人数则逐年减少;两组病例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症状无显著差异,但LC术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MC术(P <0.05),虽然LC术在住院总费用上高于MC术,但药物治疗费用明显低于MC术(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结石及入院疼痛等基本因素对术后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但若存在中转开腹的风险或医师技术尚不熟练时,应酌情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洪文俊姚珅王守林吕帅岚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效果
对苯二甲酸染毒及干预条件下大鼠泌尿系统变化
2002年
目的 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染毒和碳酸氢钠 (NaHCO3 )干预条件下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及尿液中酶、蛋白、pH的变化。方法 设 5 %TPA染毒组、 5 %TPA +4%NaHCO3 干预组、 4 %NaHCO3 组和对照组 ;采用饲喂法对大鼠持续染毒 90天 ,收集大鼠尿液 ;测定其中α1 MG、β2 MG含量和AST、LDH、γ GT、ALP活性及尿pH ,同时观察膀胱结石发生情况。结果  5 %TPA染毒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 58 30 % ,其他组未见结石 ;染毒组尿低分子质量蛋白、尿酶和尿酸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组 (P <0 0 5) ,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aHCO3 对TPA引起的泌尿系统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
刘美霞宋玲赵人杨俊龚楠王守林王心如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碳酸氢钠泌尿系统膀胱结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