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存智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定年
  • 1篇岩墙
  • 1篇岩墙群
  • 1篇前陆
  • 1篇前陆冲断带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滑脱层
  • 1篇基性
  • 1篇基性岩
  • 1篇基性岩墙
  • 1篇基性岩墙群
  • 1篇ICP
  • 1篇LA-ICP...
  • 1篇冲断带
  • 1篇大地构造意义
  • 1篇大陆裂谷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王存智
  • 2篇杨坤光
  • 2篇徐扬
  • 2篇程万强

传媒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部位,是晚三叠世扬子-秦岭俯冲碰撞与中新生代以来陆内造山形成的。根据构造变形的几何学特点,自北东向南西发育紧靠城口断层的根带、坪坝断裂与鸡鸣寺断裂之间的中带、镇巴-鸡鸣寺断裂与铁溪-巫溪隐伏断裂之间的锋带。各带发育不同的构造变形:根带的冲断层系统以逆冲叠瓦构造为主控构造组合,同时发育构造三角带、冲起构造和双重构造等组合;中带的冲断褶皱系统以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组合为主;锋带发育为滑脱褶皱系统,以类侏罗山式褶皱为主控构造,同时发育了箱状背斜、膝折构造、倒转背斜、平卧褶皱、紧闭背斜、同斜背斜、虚脱不协调背斜等滑脱褶皱。垂向上发育3套区域性滑脱层:震旦系泥页岩和寒武系泥页岩、志留系泥页岩、下三叠统膏盐岩;在南秦岭自北而南的推覆作用下,依次沿这3套滑脱层逐级抬升而向南滑脱,存在"推覆作用(叠层滑动)→冲断作用(切层滑动)→层滑作用(顺层滑动)"的滑脱变形序列,从而造就南大巴的多种构造变形类型及其有序分布特征。
徐扬王存智程万强杨坤光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滑脱层
北大巴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3
2009年
北大巴地区广泛分布了呈北西-南东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下古生界。对该套岩系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w(K2O+Na2O)、w(TiO2)高,总稀土元素质量分数高并呈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Ta、Nb的质量分数远高于洋中脊玄武岩,具大陆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采用LA-ICP-MS法对北大巴基性岩墙中的岩浆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岩体结晶年龄为(431.0±3.2)Ma。地球化学及年代学数据表明,北大巴基性岩墙群具有大陆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北大巴早古生代伸展构造受到扬子板块北缘的幔源裂谷作用制约。在裂谷演化过程中,上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板块拉伸减薄,使北大巴地区中上地壳发生强烈构造伸展并形成大面积呈线状分布的基性岩墙群,并且该处(431.0±3.2)Ma的年龄值代表了在早志留世北大巴裂谷盆地的伸展裂陷幅度达到最大。
王存智杨坤光徐扬程万强
关键词:基性岩墙群大陆裂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