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焦作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肾炎温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肾炎温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肾炎温阳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 d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足细胞标志物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1.67%,显著低于治疗组96.67%(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红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足萼糖蛋白(PCX)、尿足细胞分子(B7-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最著(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17(IL-17)、α1-微球蛋白(α1-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肾炎温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足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王媛媛 郭林 常卫华关键词:来氟米特片 慢性肾小球肾炎 白细胞介素-17 Α1-微球蛋白 针灸加中药治疗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及研究《附257例疗效分析》 2010年 面瘫散发于四季。以冬春之交则为多见。若治而不当。迁延日久。易转归于面肌抽搐痉挛。进而影响健康及面容等。笔者自1976年至2009年。以针灸中药并施方法。对国内外257例面瘫病人治疗研究其效果满意,现综合分析如下。 何金贵 罗双喜 赵玉广 王媛媛关键词:针灸 中药 面瘫 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康复疗法及针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以及对病患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2016-09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140例脑卒中后遗症病患,随机分为70例针灸组及70例结合组。针灸组行针灸治疗,结合组行针灸+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2组FMA得分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结合组(85.7%vs 97.1%)(P<0.05);2组病患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合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灸与康复疗法结合应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病患临床症状,提高病患肢体运功及生活自理能力。 王媛媛 薛焕霞 王小峰 樊清波关键词:针灸 康复疗法 脑卒中后遗症 肢体功能 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巴氯芬片口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替扎尼定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疗效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薛焕霞 王媛媛 王小峰关键词:盐酸替扎尼定 针灸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 胰岛素抵抗对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心室肥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心室肥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测定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RI组,45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患者(NRI组,55例)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和心室肥厚组(58例)与非心室肥厚组(42例)左室质量。结果 RI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均显著高于N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肥厚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非心室肥厚组,LVM和LVMI显著高于非心室肥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参与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心室肥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形成,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媛媛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慢性肾病 心室肥厚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分析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接受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王小峰 王媛媛 薛焕霞 林鹃关键词: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予以甲泼尼龙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脂代谢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蛋白尿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细胞因子水平[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25羟维生素D3、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脂代谢情况、24 h尿蛋白定量、细胞因子水平、肾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A2R、NGAL、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Scr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7/43)与对照组(11.63%,5/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显著,能够调节脂代谢及细胞因子水平,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王媛媛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甲泼尼龙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功能转归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功能转归相关因素。方法 140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对其中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时的情况分成A组(肾功能改善)和B组(死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时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情况,并分析患者的肾功能转归相关因素。结果 140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者450例,比例为32.1%(450/1400),其中符合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者154例,占脓毒症患者34.2%(154/450),占所有重症病房患者的11.0%(154/1400)。其中A组112例、B组42例,两组患者转入重症病房治疗时的血清肌酐水平、多器官功能衰竭、乳酸、血液白细胞计数、脓毒性休克例数等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肾功能转归情况显著优于脓毒症肾功能转归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乳酸水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间与患者预后有关。结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两者没直接的因果关系,多器官功能衰竭、乳酸水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间与患者预后有关。 王媛媛 常卫华关键词:脓毒症 肾功能 转归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OPD的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除了接受此治疗外,还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显著。结论临床上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是进行推广。 常卫华 王媛媛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观察 36例胎儿腹部异常表现的产前超声诊断探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36例胎儿腹部异常表现的产前超声诊断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产妇13846例,共检查出36例胎儿出现腹部异常,且所有病理均通过产后随访及手术治疗证实。观察所有36例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腹部异常的情况并与产后随访及手术治疗诊断结果对比。观察所有腹部异常情况在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方面的表现差异。结果在36例超声检查腹部异常的胎儿当中,消化道闭锁:5例(13.9%);腹壁畸胎粪性腹膜炎:1例(2.8%);肝内钙化灶:1例(2.8%);完全性内脏转位:1例(2.8%);脐膨出:2例(5.6%);腹裂:4例(11.1%);梗阻性尿路系统疾病:5例(13.9%);肾缺如:5例(13.9%);肾发育不良:1例(2.8%);肾脏囊性病:10例(27.8%);盆腔异位肾:1例(2.8%)。将所有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跟产后随访及手术治疗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1.7%。所有36例腹部异常胎儿当中,有22例通过二维超声便能够进行临床诊断;有14例需要将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超声相结合,才可以进行准确诊断。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胎儿在腹部异常方面的不同表现,且可以进行动态性的观察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临床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来提供更加更多的参考数据。 刘莹 王媛媛 赵晓光 王敬敏 王丽丽 郭伟 郝天喜 常卫华关键词:超声诊断 产前诊断 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