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圣思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陀思妥耶夫斯...
  • 3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信函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文学馆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学
  • 2篇现代文学馆
  • 2篇父亲
  • 1篇代人
  • 1篇电子文本
  • 1篇杜运燮
  • 1篇新诗
  • 1篇艺术结构
  • 1篇意识流
  • 1篇意识流小说
  • 1篇译本
  • 1篇中国新诗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王圣思
  • 1篇田全金

传媒

  • 2篇诗探索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朔方
  • 1篇黄河文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199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王辛笛早期佚文被引量:1
2017年
说明今年(2017)是父亲辛笛(1912-2004)诞辰105周年,也是四叔辛谷(1917-2011)的百年诞辰。承天津问津书院王振良先生两三年前约稿,希望我能撰写《辛笛与天津》一书,并将父亲和其弟辛谷1936年合出的《珠贝集》收入其中;同时把父亲早年在天津创作发表的诗文也一并纳入,争取在今年出版。在完成这本小书的初稿前后,我又去上海图书馆,希望能查找到父亲早年未入集的诗文资料。
王圣思
关键词:佚文父亲诗文
通往大学之路
2005年
从1978年踏入大学的门槛至今已有20多年了,但当年走向大学之路还历历在目. 从小喜爱文学,立志做老师.但"文革"打碎了我的梦,我做了农民,而且要做铁姑娘.
王圣思
关键词:全国统一命题
《两重人格》和意识流小说被引量:2
1993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穷人》(1846)受到别林斯基的赞扬和读者的普遍欢迎,他因此被归入俄国“自然派”(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他的第二部小说《两重人格,戈利亚德金先生历险记》(1847),别林斯基肯定其才能同时指出作品有一个“根本缺点,这就是它的幻想色调。幻想这东西,在我们今天,只能在疯人院中,而不是在文学中占有地位。
王圣思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别林斯基批判现实主义疯人院
杜运燮致辛笛书信二十通(1979-1980)被引量:3
2018年
2018年适逢杜运燮先生百年诞辰,为此,我整理了杜运燮先生给我父亲辛笛先生的书信二十通(其中1979年三通,1980年十七通),以示纪念。父亲生前看着满屋子的书刊信函,只说了六个字:“身外之物——捐掉!”我们遵照他的嘱咐,把他的藏书和所收到的友人信函全部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承现代文学馆在保存书信原件的同时,将扫描件刻录成光盘寄给我备用,我才有可能将其中极小部分整理出来。
杜运燮王圣思
关键词:杜运燮书信中国现代文学馆父亲信函
“九叶”诗人群体形成原因初探
2011年
“九叶”诗人群体之所以形成得益于上海包容的广阔胸怀、开放的现代视野,有着近代以来不断发展积淀的丰厚文化土壤。上海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活动的艺术园地。相近的美学追求使他们互相吸引、互相认同,同时诗人群体在受到批判和辩驳中加速凝聚起来。他们敢于在不自由的环境中坚持自由创作、在论争中坚持自己的诗学理想和审美判断,还因为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他们所具备的民主文化意识也与上海的文化精神相契合。
王圣思
关键词:经济地位文化意识
《地下室手记》和存在主义小说被引量:2
1993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1864)似乎为中国评论者所忽略。尽管在中国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这部中篇小说的两种全译本(另含上部译本),80年代以后又另有两种全译本、一种上部译本,但是对它进行专门评价的文章却不多见。直到80年代前期,《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夏仲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小说复调结构问题》,对这部小说的艺术结构作了分析论述,以后没再见到对这部小说的专论。
王圣思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全译本世界文学艺术结构评论者
诗人相重——重读卞之琳致辛笛函
2013年
我家原先保存有卞之琳先生致我父亲的信函13通,系从1979年至1994年。其中3通在父亲健在时就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余下10通近年捐赠给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两家收藏单位将这些信函的扫描件发给我保存,重读这些信件也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
王圣思
关键词:卞之琳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新诗现代诗歌
唐湜致辛笛信函27通(1980—1981)
2020年
2020年适逢“九叶”诗人唐湜先生的百年诞辰,为此,我选择了1980—1981年期间唐湜先生致我父亲辛笛先生的信函27通(1980年15通,1981年12通),由学生章华弟君利用上班之余辛苦整理而成电子文本,现呈现给读者。在“九叶”诗友中,唐湜先生是给父亲来函最多的一位,共计有170余通。本次书信所选时间段主要以《九叶集》1981年7月出版前后的日子为主。
王圣思章华弟(整理)
关键词:电子文本信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副面孔——对中国陀氏研究的批判性考察被引量:2
2006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而为中国所接受的。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示出三副不同的面孔:民国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为人生”的进步作家,受到左翼文艺界的欢迎。50年代之后,陀氏被革命洪流淹没,成为艺术上有可取之处,但思想反动的“两面人”。90年代以来,陀氏作为一座灿烂的文学丰碑,不断刺激中国读者的审美想象,并成为中国学者心目中的“先知”。
田全金王圣思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人生先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