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鸣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血管
  • 1篇单体素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淋巴瘤
  • 1篇造影
  • 1篇直线加速器
  • 1篇三维适形
  • 1篇三维适形放疗
  • 1篇适形
  • 1篇适形放疗
  • 1篇数字减影

机构

  • 9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王凤鸣
  • 5篇李国雄
  • 3篇陈福慈
  • 1篇徐国政
  • 1篇陈辉利
  • 1篇姚国杰
  • 1篇张继青
  • 1篇葛宁
  • 1篇金德勤
  • 1篇阳昱恒
  • 1篇潘力
  • 1篇邹文
  • 1篇邓威
  • 1篇马廉亭
  • 1篇曾晓华
  • 1篇原锦
  • 1篇刘忠
  • 1篇张新元
  • 1篇高保安
  • 1篇刘伟

传媒

  • 3篇医疗装备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第五届全国医...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单体素^1H波谱技术
2003年
To introduce the technique of single voxel 1H MR spectroscopy.There are five main parts,i.e.,equipment,selecting pulse sequences,location of the voxel volume,spectroscopy Acquisition,display and analyze the spectroscopy.
王凤鸣李国雄刘伟
关键词:单体素磁共振波谱
头部X刀靶心定位精度的探讨
2000年
目的 :探讨X刀靶心定位的精度。材料与方法 :国产加速器与国产X刀配合使用。利用X刀等中心校验装置、头模等校验X刀靶心定位的精度 ,其中重点检测了X刀机械系统的等中心精度。结论 :国产加速器与国产X刀配合使用 ,在靶心定位精度方面 。
王凤鸣陈福慈
X线数字成像设备被引量:5
2002年
X线成像设备的发展是数字化。本文介绍了一些现有数字化成像设备的原理及特点 ,包括CR、DR、DDR、CT、DSA及PACS。
王凤鸣李国雄
关键词:医学影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摄影X线摄影
利用Elekta-iViewGT^(TM)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针对头颈部、胸部和盆腔部病变,利用Elekta-iViewGTTM验证射野位置分析摆位误差。方法选择85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其中头颈部24例、胸部39例和盆腔部22例。利用iViewGTTM进行正侧位射野位置验证,拍摄340张射野验证片,并通过iViewTM对比分析软件计算射野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DRR中射野位置的误差。结果通过射野验证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水平(RL)方向、上下(SI)方向和前后(AP)方向,对于头颈部摆位误差为:(-0.7±1.4)mm,(+0.4±1.3)mm,(+0.4±1.5)mm;胸部:(-2.1±3.8)mm,(-2.8±4.7)mm,(+3.6±5.1)mm;盆腔部:(-1.5±1.7)mm,(-2.0±2.2)mm,(+2.1±2.6)mm。结论头颈部和盆腔部患者射野位置误差较小,但胸部较大,特别是靠近下肺和膈肌的病变,由于受到呼吸作用的影响,射野位置误差最大接近10mm。针对不同位置的病变,在勾画PTV时,可根据得出的结果在CTV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外放范围。
葛宁陈福慈原锦张继青王凤鸣邓威
关键词:摆位误差
国产JX-100型X-刀治疗颅内病变100例临床疗效与随访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总结国产X-刀治疗颅内病变的临床经验,探讨X-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分析研究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颅内疾病100例病人共118个病灶。其中脑动静脉畸形34例、转移瘤24例、胶质瘤21例、垂体瘤6例、脑膜瘤5例、复发性鼻咽癌5例、听神经瘤3例、脂肪瘤及黑色素瘤各1例。结果:68例随访了3至18个月,其中影像学检查46例。病灶完全消失22例、病灶缩小13例、无变化8例、增大3例。死亡8例。结论:国产JX-100型X-刀治疗颅内病变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徐国政马廉亭潘力张新元姚国杰陈辉利陈福慈王凤鸣
关键词:X-刀颅内病变随访临床疗效中脑
脑血管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2003年
目的 为提高MRI及MRA对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20例颅脑MRI和MRA资料,包括自旋回波%T_1WI、T_2WI和3D TOF(MOTSA法)MRA及3D重建(包括MIP及Navigato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正常脑血管、动脉瘤、血管畸形及动脉硬化的MR表现进行比较。结果3D TOF MRA可显示较细的血管分支,原始图像对末梢血管显示更加清楚。较小动脉瘤常规MR显示困难,MRA的MIP像部分显示,所见动脉瘤均可借助原始图像上作出诊断;Navigator技术可进一步观察动脉瘤颈部开口和瘤腔内壁;对已行GDC栓塞治疗后的动脉瘤,MRA原始图像可提示治疗后瘤体是否完全闭塞或再通。小血管畸形尤其静脉畸形诊断较困难,Gd-DTPA增强后可显示。MRI可显示硬化血管腔狭窄、血管壁增厚或粥样斑块,MRA结合Navigator,可进一步发现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腔狭窄程度。结论 MRI和MRA相结合,尤其对MRA原始图像观察和Navigator技术的应用,对小动脉瘤、血管畸形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性均可进一步提高。
李国雄王凤鸣金德勤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CT及MRI诊断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脑内原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发 10例、多发 2例 ,CT表现多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MRI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多为稍高信号 ,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结论 :脑内原发淋巴瘤少见 ,影像学表现与颅内其它肿瘤互相重叠 ,CT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应用有助于脑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保安曾晓华刘忠王凤鸣邹文李国雄
关键词: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诊断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合并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共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和磁共振波谱(MRS)资料。结果脑MRI检查,MELAS表现为大脑半球各叶大小不等片状病灶;病变位于脑皮质区,病灶的分布与脑血供分布不一致;自旋回波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MRS分析显示病灶区见典型的乳酸盐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肌酸值正常或略降低。扩散张量成像(DTI)显示病灶区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破坏、中断、稀少。结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变形态、分布具有特征性,常规MRI与DWI、DTI及MRS等磁共振技术,对MELAS的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李国雄阳昱恒王凤鸣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磁共振成像
BJ-6B型直线加速器的使用、保养及维修
王凤鸣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加速器维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