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洁
-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真实世界骨淋巴瘤的病理特征、治疗选择与患者预后评估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 43∶1。原发性骨髓瘤(PBL) 8例,继发性骨髓瘤(SBL) 26例,PBL与SBL之比为0. 31∶1。PBL患者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因骨痛或病理性骨折起病。病理类型以DLBCL最多,占55. 88%。目前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为化疗,或化疗辅以放疗或手术,有条件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本研究中骨淋巴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 49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3年生存率为82. 14%。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有PBL和SBL分类、病理类型、血LDH水平和治疗方法。结论:骨淋巴瘤起病隐匿,选择足量、充分的联合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原发性骨淋巴瘤少见且预后较好,继发性骨淋巴瘤预后差。
- 欧晋平高爽王莉红张建华农琳刘微王文生孙玉华许蔚林尹玥梁赜隐王倩李渊董玉君王清云王茫桔王冰洁邱志祥岑溪南任汉云
- 关键词:淋巴瘤骨淋巴瘤
- 29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结果
- 目的:探讨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1至2013-11本院收治的29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MBC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
- 王冰洁王茫桔王莉红尹玥孙玉华刘微王倩王颖任汉云岑溪南邱志祥欧晋平王文生梁赜隐董玉君许蔚林李渊
- 关键词:病理诊断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EBV-DNA水平对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预测意义
- 目的:EBV感染状态与淋巴瘤的发生及临床经过密切相关,但不同EBV检测方式的预测意义并非一致。文献报道EBER、LMP-1表达及外周血EBV-DNA水平与某些类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我们拟进行相关研究以探讨不...
- 王冰洁岑溪南梁赜隐邱志祥欧晋平王文生董玉君李渊王茫桔王莉红刘微王倩任汉云
- 文献传递
- 生物标记物优化组合提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 目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研究结果小结研究背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重并发症,是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针对临床确诊GVHD患者的治疗策略不断改进,但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并...
- 王冰洁任汉云
- 四例原发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 王冰洁岑溪南梁赜隐欧晋平邱志祥王文生李渊董玉君许蔚林王茫桔王莉红尹玥孙玉华刘微王倩王清云任汉云
- 生物标记物优化组合提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 王冰洁岑溪南董玉君邱志祥欧晋平王文生李渊梁赜隐刘微许蔚林王茫桔王莉红尹玥孙玉华王倩王清云任汉云
- 一种降低血循环系统中EB病毒拷贝数的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血循环系统中EB病毒拷贝数的方法和系统,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将经过X射线辐照的异基因单个核细胞或淋巴细胞输注源,输注到EB病毒拷贝数较高的血循环系统中,从而降低血循环系统中的EB病毒拷贝数,利用本发明...
- 岑溪南王莉红刘绘绘王冰洁许俊辉
- 文献传递
- 29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9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 LBC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9例病理确诊为PMLBCL患者,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以纵隔巨块(72.4%)、上腔静脉综合征(51.7%)、呼吸困难(62.1%)、浆膜腔积液(48.3%)多见,其中62.1%存在结外侵犯,62.1%合并胸腔外受累。按照Ann-Arbor分期,16例(55.1%)为Ⅰ-Ⅱ期、13例(44.9%)为Ⅲ-Ⅳ期,12例(41.4%)合并B组症状。在本组29例患者中2例失访,中位随访29月,余27例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复发,4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5年总生存率(OS)达85.2%,其中RCHOEP方案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为94.4%,CHOEP方案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为75%。8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访至今均为持续CR。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和LDH水平升高,超过2倍正常上限,初治疗效、IPI评分具有预后参考意义,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均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RCHOEP化疗方案初步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探索。
- 王冰洁岑溪南邱志祥欧晋平王文生梁赜隐董玉君许蔚林李渊王茫桔王莉红尹玥孙玉华刘微王倩王颖任汉云
- 关键词:淋巴瘤
- RCHOEP为主方案治疗23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 王冰洁岑溪南欧晋平邱志祥王文生梁赜隐李渊董玉君许蔚林王茫桔尹玥孙玉华刘微王倩王清云任汉云王莉红
- 双侧睾丸肿瘤1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被引量:2
- 2018年
- 睾丸肿瘤在男性全身肿瘤中发病率较低,双侧更为少见,有关该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相对缺乏。199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收治睾丸肿瘤452例,其中双侧睾丸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资料12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年龄16~86岁.
- 朱冬冬朱军虞巍王冰洁陈宇珂范宇张中元金杰谌诚
- 关键词:睾丸肿瘤病理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