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键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食管
  • 4篇食管肿瘤
  • 4篇肿瘤
  • 3篇食管鳞癌
  • 3篇鳞癌
  • 2篇细胞
  • 1篇胸段
  • 1篇胸段食管
  • 1篇胸段食管鳞癌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营养支持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鳞癌细胞
  • 1篇食管切除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王健键
  • 5篇陈啸风
  • 5篇柳硕岩
  • 5篇王枫
  • 4篇郑庆丰
  • 4篇王镇
  • 2篇王海燕
  • 2篇郑雄伟
  • 2篇周智锋
  • 2篇龚福生
  • 2篇应敏刚
  • 2篇林贤东
  • 2篇谢云青
  • 1篇林辉
  • 1篇陈鹏
  • 1篇陈赛云
  • 1篇徐建建

传媒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NA干扰畸胎瘤源性生长因子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RNA干扰畸胎瘤源性生长因子(PCDGF)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PCDGF-shRNA的表达载体转染Eca-109细胞,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PCD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和Boyden小室法检测转染后Eca-10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组PCD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其他组下调.转染24、48和72 h转染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0.4%、21.1%和20.9%,其细胞增殖活性较未转染组、阴性质粒组和脂质体组均明显降低(均 P<0.05).未转染组、阴性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转染组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18.8±12.0、100.8±9.0、114.3±4.7和 53.5±16.3,转染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P=0.002).结论 RNA干扰PCDGF基因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PCDGF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郑庆丰柳硕岩王海燕王枫王镇陈啸风王健键应敏刚郑雄伟林贤东周智锋龚福生谢云青
关键词:食管肿瘤RNA干扰生物学特性
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估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机械或手工)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的20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104例)和手工吻合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术中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15.5±5.0) min比(28.0±4.5) min,P<0.01]。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8%(6/104)和3.0%(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9.6%(10/104)和2.0%(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工吻合相比,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操作简单、吻合确切,但吻合口狭窄的风险增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吻合方式。
王枫柳硕岩王健键陈啸风郑庆丰王镇徐建建陈赛云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胸腔镜腹腔镜机械吻合
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食管组织中EphB4、EphrinB2和VEGF mRNA的相对含量,并分析EphB4、EphrinB2和VEGF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 mRNA和EphrinB2 mRNA表达正相关(r=0.541,P<0.05),EphB4 mRNA、EphrinB2 mRNA均和VEGF mRNA表达正相关(r=0.642,r=0.582;P均<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郑庆丰柳硕岩王海燕王枫王镇陈啸风王健键应敏刚郑雄伟林贤东周智锋龚福生谢云青
关键词:EPHB4EPHRINB2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 比较围手术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2年9-11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0例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5例)和肠外营养组(15例).两组于术前3d至术后8d期间分别给予肠内营养素(安素)和肠外营养支持.每日动态监测血糖;术前1d和术后8d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观察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营养支持总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均较为满意:3餐前手指末梢血糖为5.0~9.0 mmol/L,3餐后2h手指末梢血糖为7.0~10.0 mmol/L,晚10时和凌晨3时的血糖波动于4.0~8.0 mmol/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末梢血糖小于3.5 mmol/L).肠内营养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62.4±15.7)h,明显快于肠外营养组的(90.8±22.4) h(P<0.01).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费用为 (650.8±45.8)元,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016.5±152.6)元(P<0.01).结论 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中,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在有效调控血糖的同时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与肠外营养相比,使用安素进行肠内营养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并降低营养支持的费用.
柳硕岩陈啸风王枫郑庆丰王健键
关键词:食管肿瘤糖尿病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T1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生存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浸润深度T1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价值。方法纳入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Mckeown术式、术后病理证实为T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76例。按照日本食管癌协会分类标准,根据肿瘤浸润深度,上皮层和黏膜层(m)分为上皮层(m1)、黏膜固有层(m2)、黏膜肌层(m3),黏膜下层(Tsm)均分为黏膜下上1/3(SM1)、中1/3(SM2)、下1/3(SM3)。回顾性分析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价值。结果m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4%,sm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和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m1和m2无淋巴结转移,m3淋巴结转移率为6.2%;SM1、SM2和SM3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29.4%及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7.4%和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转移率最高的区域为颈部,主要集中在右颈段食管旁淋巴结(101R)。SM1、SM2及SM3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0%、20.6%及24.6%,101R转移率分别为10%、8.8%及2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脉管癌栓及肿瘤浸润深度(m1-3/SM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27,95%CI=1.219-3.713)。淋巴结转移预后与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05),5年生存率(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83.5%/64.7%)。结论Tsm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m,SM1、SM2和SM3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T1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胸腹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且集
王枫王健键王镇柳硕岩陈啸风林辉陈鹏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