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 作品数:44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茶树品种氟含量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以15个不同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叶位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间氟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参试品种中水浸出氟含量以霞浦元宵茶最高,全氟含量以丹桂最高;而茶树品种间和叶位间氟浸出率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氟总浸出率最高的品种是龙井43(达到97.2%),丹桂最低(仅为58.9%)。茶树同一轮新梢不同叶位因茶叶老嫩程度而异,即叶龄越老,含氟量越高。
- 王丽郑德勇叶乃兴刘伟杨江帆
- 关键词:茶树浸出率
- “从来佳茗似佳人”主题茶艺编创实践被引量:2
- 2020年
- 创新茶艺"从来佳茗似佳人",以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展开,虚构了作为诗人的苏轼与一建州茶乡女子喝茶品茗,以茗传情的故事。该茶艺融入建盏、建茶,在展示宋代文人生活世相与生活哲学的同时重点展示了建阳白茶文化。通过对该作品设计思路、创作背景、主题演绎、意境表达以及解说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对创新茶艺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丹丹张丹丹王丽陈荣平叶乃兴
- 关键词:茶艺表演
-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7年
- 为了确定山西省晋南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微喷灌(MSI)、滴灌(SDI)和传统漫灌(CK)3种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变化、生长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其中SDI处理和MSI处理生育期灌水3次,分别为越冬期(12月9日)、拔节期(4月1日)、灌浆期(5月20日),每次灌水量为600 m^3/hm^2;CK按当地灌水习惯,于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每次灌水量为2 250 m^3/hm^2。结果表明,各处理越冬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没有明显差异,灌浆期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SDI处理>MSI处理>CK,MSI处理、SDI处理灌浆期灌水,可满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与CK相比,SDI处理与MSI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总茎数、促进群体生长,显著增加冬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因而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与CK相比,MS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16.54%、5.21%,SD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9.10%、11.78%,MSI、SDI处理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2.79%、3.35%;同时,SDI处理与MSI处理冬小麦生育期的耗水总量分别减少43.88%和41.6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3.15%和77.09%。因此,在山西临汾盆地采用微喷与滴灌可以取得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
- 宜丽宏王丽王丽毛平平党建友毛平平党建友吴会军李银坤裴雪霞张晶
-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方式生长发育水分特征
- 香菇病毒的检测与脱毒研究
- 本实验结合dsRNA方法和酶法对来自全国22个不同地方的8个不正常香菇菌株和61株表现正常的香菇菌株进行dsRNA因子检测。最后发现:采自不同地方的8个不正常香菇菌株均含有相同大小的dsRNA条带,即:11kb、1.6k...
- 王丽
- 关键词:酶活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 文献传递
- 香菇菌株的dsRNA检测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dsRNA检测技术对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收集的68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进行dsRNA存在程度检测。结果显示,52个菌株检测到dsRNA,16株(其中7株是野生菌株)没有检测到dsRNA;根据电泳图谱,可将香菇的dsRNA分为6种类型。
- 王丽吴小平谢宝贵
- 关键词:香菇DSRNA电泳图谱
- 不同氮肥品种对不同类型土壤苋菜镉累积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探究不同氮肥品种对不同类型土壤苋菜镉(Cd)累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苋菜(Amaranshus mangostanus L.)为供试作物,在黄棕壤和赤红壤上设置尿素、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及无肥(CK)5种处理,氮肥施用量均为N 200 mg/kg。结果表明:在黄棕壤上,尿素处理下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和Cd累积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59%、90%和243%、259%;在赤红壤中,硫酸铵处理下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和Cd累积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56%、114%和141%、293%。在两种土壤上施用硝酸钠显著降低了苋菜对Cd的吸收和累积,其中地下部Cd累积量分别低至0.03和0.06μg/盆。因此,建议在黄棕壤上施用尿素,在赤红壤上施用硫酸铵,在提高苋菜生物量的同时,还能强化苋菜对Cd的吸收累积效果。
- 王丽邹茸王秀斌霍文敏迟克宇范洪黎
- 关键词:氮肥品种苋菜镉累积
- 课程思政融入“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20年
- 课程思政是推动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达到全面育人目的的主要途径。该文研究分析了“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的特色和教学现状,提出课程内容缺少课程思政内涵、在思想育人方面存在不足,选择课程内容中能够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部分进行设计,实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 侯大为丁丽萍叶国盛张渤洪永聪王丽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不同超富集、富集植物-玉米间作模式对玉米中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为了研究Cd污染条件下,玉米分别与苋菜、黑麦草、龙葵间作对重金属Cd吸收和转运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宜与玉米间作的富集植物,同时达到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目的。该文以镉(Cd)污染的河南棕壤黏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基于玉米各器官中Cd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研究了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对玉米各器官Cd的积累特性的影响及其迁移转运机制。结果表明:(1)龙葵、苋菜、黑麦草间作使得玉米地上部Cd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以籽粒中Cd含量的下降最为显著。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玉米籽粒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67.6%、75.7%和79.9%。(2)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使得玉米的富集系数较单作处理下玉米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49.3%、39.7%和68.5%,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与苋菜、黑麦草间作相比,间作龙葵的玉米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27.5%、24.2%,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人体每天摄入Cd量的安全值计算得出间作后土壤中Cd全量应低于2.26mg·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低于0.88mg·kg^-1。该污染农田在间作模式下,食用玉米Cd暴露对居民健康不存在风险。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能够抑制玉米对Cd的吸收,同时阻控玉米地上部Cd向地上部的转移,尤其是向籽粒转移。通过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不仅降低了主栽作物玉米的Cd累积量,实现玉米安全、优质种植,同时也达到了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
- 霍文敏赵中秋王丽邹茸范洪黎
- 关键词:玉米间作
- 虎杖指纹图谱和多糖初步研究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虎杖药材指纹图谱,运用图谱评价10产地虎杖药材质量,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虎杖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从虎杖中提...
- 王丽
- 关键词:虎杖指纹图谱多糖生物活性中药化学
- 文献传递
- 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经济体制规模也不断加大,经济的建设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总量的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协调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导致国家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并且,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中,也呈现出不相适应的特点。本文根据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偏远落后地区扶植的相关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 王丽郑岑琳
- 关键词:财税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