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波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链脲菌素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病
  • 1篇大血管病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瘤
  • 1篇游离脂肪
  • 1篇游离脂肪酸
  • 1篇游离脂肪酸诱...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牟波
  • 5篇胡仁明
  • 4篇王宣春
  • 4篇刘瑜
  • 4篇杨志红
  • 3篇董雪红
  • 2篇陈凤玲
  • 2篇赵家伟
  • 1篇杨叶虹
  • 1篇王琛
  • 1篇李连喜
  • 1篇包玉倩
  • 1篇周闻白
  • 1篇陶征
  • 1篇宋晓艳
  • 1篇梁文昌
  • 1篇贾伟平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钾依赖钠钙交换蛋白-6(SLC24A6)的基因克隆与蛋白表达
2006年
目的:克隆和表达钾依赖钠钙交换蛋白-6(SLC24A6)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其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观察SLC24A6基因在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克隆SLC24A6基因全长,将SLC24A6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ROSSET菌(DE3)中诱导表达纯化;将SLC24A6基因构建到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LC24A6在小鼠胰岛素瘤β-TC3细胞中的定位。结果:SLC24A6基因在胰岛素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成功获得原核表达纯化蛋白,大小约80kD;重组载体pEGFP-C3-SLC24A6转染后,定位于小鼠胰岛素瘤β-TC3细胞膜上。结论:SLC24A6可能与胰岛素分泌有关,SLC24A6全长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LC24A6的生物学功能和蛋白质晶体结构奠定了基础,SLC24A6在胰岛素瘤细胞的定位为进一步阐明其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瑜王宣春陈凤玲牟波胡仁明
关键词:胰岛素瘤
C5orf21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克降与糖尿病火血管病变相关的新基冈C50rf21基因,初步研究C50rf21基因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从人主动脉组织中克隆出C50rf21基因并经酶切、测序鉴定;研究C50rf2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血管细胞表达谱以及高糖高脂对巨噬细胞中C50rf2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C50rf21基因及蛋白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C50rf21基因,入主动脉组织中存在5种C50rf21基因剪切体,编码框长度分别为1251、1113、894、810、810bp,第3、5种剪切体GenBank数据库中尚未有收录,其中第4、第5种剪切体的蛋白编码框相同,均为810bp,其差别主要在5’非翻译区碱基的不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50rf2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15,C50rf21含有Arb2结构域,可能与I{3组蛋白第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有关;C50rf21组织表达较为广泛,以脂肪和主动脉组织表达最高;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均有C50rf21基因的表达;高葡萄糖、油酸及LDL均上调巨噬细胞中C50rf21基因的表达。结论首次在mRNA水平证实TC50rf21基因的存在,C50rf21基因表达的改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李连喜陶征董雪红梁文昌杨志红牟波包玉倩王琛贾伟平胡仁明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分子克隆基因计算生物学
链佐星、细胞因子及游离脂肪酸诱导β-TC3细胞凋亡
2006年
目的观察链佐星(链脲菌素,STZ)、细胞因子及游离脂肪酸致β细胞凋亡情况及不同浓度STZ对β细胞破坏的形态改变。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βTC3细胞株,分别以合适浓度的STZ,棕榈酸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γ)处理24h。以Annexin V/FITC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处理细胞的凋亡率。(2)用不同浓度的STZ作用该细胞株6h,镜下观察并比较细胞形态变化。结果(1)STZ,棕榈酸及细胞因子处理-βTC3细胞后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7.53±2.43)%明显增加,分别为(16.51±4.51)%(P=0.029)、(20.87±5.01)%(P=0.009)和(16.63±6.11)%(P=0.009)。(2)β-TC3细胞在不同浓度STZ作用6h后,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形态逐渐发生改变,主要有细胞突起变钝乃至消失,细胞萎缩、变圆,胞浆内颗粒增多,核浓缩等表现。结论STZ、细胞因子及游离脂肪酸均可导致β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在不同机制导致的β细胞损伤中起关键作用。STZ诱导的β细胞凋亡速度与其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牟波杨志红刘瑜董雪红王宣春赵家伟胡仁明
关键词:细胞因子脂肪酸Β细胞
小檗碱增加亲脂素在巨噬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的亲脂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改善血脂紊乱的机制。方法 用佛波脂(TPA)诱导人THP1细胞,使之成为巨噬细胞,再用不同浓度(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50μmol.L^-1)的小檗碱干预巨噬细胞,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记的方法观察小檗碱对巨噬细胞亲脂素的核酸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5—20μmol.L^-1小檗碱明显增加人巨噬细胞亲脂素的表达(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小檗碱增加人巨噬细胞亲脂素的表达,可能与其改善血脂紊乱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陈凤玲杨志红王宣春刘瑜杨叶虹周闻白宋晓艳牟波胡仁明
关键词:小檗碱巨噬细胞
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猴胰岛中的高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猴胰腺中的表达及其定位,进而分析NNMT在β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STZ致糖尿病猴胰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选择NNMT作为研究对象。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验证该差异,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该蛋白在胰腺内外分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NMT在正常猴胰腺中仅有微弱表达,但在STZ致糖尿病猴胰腺中其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差异表达主要表现在胰岛β细胞分布区。结论:NNMT可以催化对维持细胞功能极为重要的尼克酰胺甲基化,其在糖尿病β细胞内表达上调可能会引起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而导致β细胞损伤。
牟波杨志红赵家伟王宣春董雪红刘瑜胡仁明
关键词:链脲菌素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