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军强

作品数:17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医
  • 4篇中医药
  • 2篇疫病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中医治疗
  • 2篇温病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感染
  • 2篇举隅
  • 2篇辨证
  • 2篇超级细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机构

  • 17篇兰州大学第一...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 4篇兰州大学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7篇牛军强
  • 4篇孙洁
  • 3篇魏玉辉
  • 3篇杨克虎
  • 2篇孙邈
  • 2篇郭鸿
  • 2篇张炜
  • 2篇刘清泉
  • 2篇杜亮
  • 2篇石斌
  • 2篇刘东汉
  • 1篇何升华
  • 1篇朱立国
  • 1篇李汛
  • 1篇田国祥
  • 1篇秦红岩
  • 1篇詹红生
  • 1篇刘倍吟
  • 1篇姜宏
  • 1篇刘永琦

传媒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新疆中医药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评价方法应用现状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卫生经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为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CBM、CNKI、Wanfang Data、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筛选中医药领域应用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描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6篇相关文献。首篇研究文献于2004年发表,随后发表研究数量逐年增多。国内研究主要分布在广东省(30篇,18.07%)、北京市(14篇,8.43%)和四川省(12篇,7.23%),且研究机构主要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所研究疾病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46篇,27.71%)为主,如脑血管疾病中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等。纳入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121篇,72.89%)为主。研究方法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141篇,84.94%);成本计算以直接医疗成本为主(122篇,73.49%);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以研究拟定的中医临床症状判断为主(64篇,38.55%),采用生存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仅有12篇(7.22%)。结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卫生经济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且存在研究地域分布不均衡现象,采用的卫生经济评价方法较单一,评价标准和体系尚不成熟,有必要优化中医药卫生经济研究的区域发展状况,并结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探索和建立有效的中医药卫生经济评价体系,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尚文茹刘雨佳魏莉莉卢存存袁澜斌吕文娜牛军强葛龙李秀霞李秀霞
关键词:中医药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最小成本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药思考与建议
2022年
目前,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重点。因其无明显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所以传播途径较为隐匿。可以用中医伏气温病的理论阐释其病情隐匿的原因,用“治未病”的思想“欲病救萌”,在辨病的基础上,运用三因制宜的思想进行辨证,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进行中医药早期干预,从而截断其病程,降低新冠肺炎确诊率。
姚晓泉孙洁陆跃牛军强孙邈张文丽王芳弟乔成栋
关键词:治未病伏气温病截断疗法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循证实践指南被引量:3
2024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非手术疗法作为LDH的一线治疗方案,可缓解80%~90%LDH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指南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2014版)》,成立指南工作组。结合文献回顾和专家调研,确定14个临床问题。通过系统的证据检索、评价与分级,形成推荐意见决策表;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步形成的推荐意见进行专家共识,最终形成19条非手术疗法治疗LDH的推荐意见。本指南可供中西医骨科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使用。
葛龙李镜尚文茹邢新牛军强牛军强惠旭何升华何升华姜宏姚嫄董敬石徐倩郝国雄冷向阳冷向阳李刚林定坤刘军马维虎莫文宋敏宋敏王拥军王勇平姚啸生于杰詹红生朱立国邢丹邢丹杜亮卢卫忠郭珂李秀霞李美萱李艳飞张立存赵继荣杨克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
论古中医药学的始祖——伏羲被引量:7
2012年
从伏羲文化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发展与演变可以看出,伏羲是古中医药学的始祖。伏羲古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紧紧围绕着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其中独特的生命哲学思想体系更是伏羲古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中医药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国栋牛军强闫振录雷艳芳景俊
关键词:伏羲文化太极八卦
一种具有扶正固本,补肝益肾,增强免疫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具有扶正固本,补肝益肾,增强免疫功效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淫羊藿3~300份、女贞子3~300份、黄芪3~300份、党参3~300份、当归3~300份、制何首乌3~300份、...
魏玉辉李汛靳永文王利军张玉春秦红岩牛军强席亚明马大昌关泉林
文献传递
消痛平风汤治疗先兆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消痛平风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先兆偏头痛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痛平风汤)和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56例,总有效率为80.36%;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5-HT、β-EP、CGRP、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5-HT、β-EP、CGR、PNPY水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T、β-EP、CGRP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PY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乏力1例,嗜睡2例,恶心、呕吐2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乏力4例,嗜睡4例,恶心、呕吐3例,皮疹1例,口干3例,总发生率为26.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痛平风汤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5-HT、β-EP、CGR P水平,避免N PY过多分泌,并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裕生阿孜古丽.卡斯木牛军强
关键词:偏头痛血液流变学
针刺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再评价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对针刺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报告针刺疗法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Excel 2010和VOS viewe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63篇系统评价,涉及的针刺技术依次为电针(29篇)、穴位埋线(25篇)、皮肤针(15篇)、水针(12篇)、鍉针(12篇)、火针(8篇)、激光针(8篇)、皮内针(5篇)、毫针(4篇)、刺络(2篇)和圆利针(1篇)。纳入病症94种,其总有效率最低为4%(膀胱癌),最高为98%(膀胱结石、肾绞痛),总有效率在85%以上的病症有72种。结论针刺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基于当前临床有效性证据,最终确定94种针刺优势病症,但不同针刺研究总样本量和总有效率差别较大,针刺疗效尚不明确,需要未来研究加以关注。
李秀霞郭康乐商雪鄂芬芬杨超群王艳陈楠李艳飞王世中牛军强汪永锋杨克虎
关键词:针刺META分析
结直肠癌筛查领域指南方法学质量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筛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指南的更新编写和结直肠癌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筛检”“筛查”“指南”“共识”“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neoplasms”“Screening”“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Guideline”“recommendation”为检索关键词,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国际指南协作网(GIN)和中国临床指南文库(CGC)截至2018年4月前发表的所有中英文指南。同时检索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美国癌症学会(ACS)、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澳大利亚癌症委员会(ACC)、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肛肠协会(ACPGBI)等机构官网刊登的指南作为补充。纳入标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独立指南文件,语种限于中、英文;排除标准为关于指南的解读、评价、介绍等文献,以及指南翻译版本和旧版指南。采用欧洲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Ⅱ)和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对结直肠癌筛查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程度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共纳入15篇指南。AGREEⅡ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5篇指南整体质量较高,其中整体得分达到≥50分以上者有9篇,推荐等级为A的有10篇,等级为B的有2篇,等级为C的有3篇;各指南在范围和目的、清晰性领域得分较高,在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和独立性领域得分差异较大。RIGHT评价结果显示,15篇指南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指南报告质量较差的6个条目分别为背景、证据、推荐意见、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及其他方面等。结论纳入的结直肠癌筛查相关指南的质量整体较高,但规范性有待加强。
李江要鹏韬牛军强孙鑫任建松陈宏达李鑫魏锣沛吕章艳冯小双陈万青李霓代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 60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频数高低依次为咳嗽、发热、咳痰、乏力、肌肉酸痛、气短、胸闷憋气、咽痛、咽干、口渴、头痛。舌质主要见淡红舌、红舌和黯红舌;舌苔主要见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濡脉、浮脉。中医证型频数高低依次为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温邪犯肺证、湿毒血瘀证。男性患者以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为主,女性患者以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常见。20~29岁患者以寒湿犯肺证为主,30~49岁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多,50~59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发病时间<3 d者,以寒湿犯肺证多见,3~7 d者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多见,>7 d者以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为主。结论甘肃地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湿热郁肺证最为常见,其次为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等。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患者中医证候存在差异性,其病机演变为寒湿向热郁夹湿、热毒进展,后期出现肺脾气虚。
宋忠阳雍文兴李娟张利英王功臣王庆胜刘永琦刘永琦牛军强
关键词:中医学证候规律
中医药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报告指南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基于PRISMA 2009指南,对已发表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研究现状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后形成初始条目池,然后通过德尔菲2轮专家咨询完善初始条目池,最后通过共识会议修订条目,并最终形成用于报告中医药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报告指南(PRISMA-ATCM)。在PRISMA检查表的27个条目中,有12个条目得到修订和扩展,具体涉及到中医药干预和动物实验特点。PRISMA-ATCM的发布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赵冰胡凯燕曾宪涛邝心颖李博陈昊田国祥熊俊李朝霞牛军强丁奉兴刘晨焦明月杨金伟杜亮张俊华马彬
关键词:中医药动物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