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超
- 作品数:1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保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生态思想解读
- 2017年
- 英国知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她的作品因涉及主题广泛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她的太空小说更是创造性地加入了后殖民主义、空间批评、生态批评等元素。她的太空小说代表作《三四五区间的联姻》集中体现了她的生态思想,特别是对社会生态失衡的描写,以及人类对精神生态的渴求和回归。莱辛表面上刻画的是爱丽·伊斯和本恩·艾塔的初识、误解、相处、理解,最后相爱的过程,实际上她揭示的是人类与自然从认识、破坏、保护,最后达到发展的过程。在人与自然最后的和谐中,人类才能找到自己的故土,也才能真正有精神家园的回归。
- 熊志超张建春
- 关键词:生态思想
- TRAVE教学新模式在英美文学中的运用——基于以“教学实效性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2015年
-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地方院校中,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构建,来确立一种适合地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模式。本文将以保山学院为例,经过几年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TRAVE教学新模式在本校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已经初具成效。这对于地方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熊志超赵云梅
- 关键词:教学新模式地方高校英美文学
- 多媒体网络下以“任务型”为基础的英美文学评价方式建构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的探索,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美文学教学评价体系。在广泛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美文学课堂,出现一些新问题,如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六个特征更新原有评价模式将会取得更好效果。目前,该评价方式已经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构建起来,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 熊志超张春晖
- 关键词:任务型多媒体网络英美文学
- 乔叟情诗解读的"审美三阶段"
- 2013年
- 运用中世纪意大利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美学理论中的"美与善",以及他的审美的三阶段来解读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里·乔叟的一首伟大的情诗《女性的尊严》。诗歌从对一位美丽的少女的爱慕开始,诗人不断的在三个审美阶段"完整、和谐和辐射"中,循序渐进的把该诗以一种美的体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情诗乃是诗人对英国诗歌探索的成熟之作,集中体现了诗人不朽的诗才。
- 熊志超张建春
- 关键词:美学尊严
- 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看巴思妇人和王熙凤
-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新的提法,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被广泛的用于女性对传统伦理价值的反抗当中。女性,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古代的广大女性,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享有很少的权利。她们有许多的道德伦理需要遵守。在西方世界,女性被基督教的苛刻...
- 熊志超
-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学王熙凤父权社会
- “阴阳和谐”在伍尔夫笔下“双性同体”人物身上的融合性研究
- 2018年
- 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她的人物设定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就两性的平衡问题做了探讨。作为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中着力刻画着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角色——拉姆齐先生,将他"双性气质"的挣扎展露无遗。而她最重要的乃是描写了一个有反传统精神的女性形象——莉丽·布里斯科,她身上的男性气质让她能够最终达到艺术的巅峰。本论文将对伍尔夫"双性同体"的小说角色进行深入的解读,并发掘他们身上最终的"阴阳和谐"的状态。
- 王东花熊志超
- 关键词:伍尔夫
- 高校科研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必要性与策略研究
- 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也是高校和各社会机构都应该积极参与,并且助力的。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助力精准扶贫...
- 熊志超
- 关键词:高校
- 滇南中心智慧城市—蒙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进入了'第四次浪潮',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国家批准的智慧城市试点,蒙自拥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蒙自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应对各方面的挑...
- 熊志超
- 关键词:智慧城市
- 滇南中心智慧城市-蒙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进入了“第四次浪潮”,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国家批准的智慧城市试点,蒙自拥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蒙自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应对各方面的挑...
- 熊志超
-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管理产业结构文化内涵
- 伍尔夫的生命体验创作在《到灯塔去》中的运用
- 2016年
- 对生命体验创作的研究,是对女作家的创作方式的另一种新的解读。不同于生活经历,生命体验指的是作家的精神潜沉,是深层的体验。生命体验创作往往更能表达作家内心深处的特质。作为非常杰出的意识流女作家,伍尔夫对爱情生命体验,性的生命体验,疾病生命体验和死亡生命体验都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所以本文将对伍尔夫的生命体验及其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 熊志超
- 关键词:生命体验《到灯塔去》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