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久存
- 作品数:24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20例脑梗塞恢复期证候规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脑梗塞恢复期证候分布概率以阴虚阳亢证为最多(31.6%);其次为痰证(24.1%)、火热证(20.3%)、风证(14.7%)、血瘀证(5.3%)及气虚证(4.1%)。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6个类型。脑梗塞者以2证组合居首,3证次之。结论: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脑梗塞恢复期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恢复期量化诊断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 焦久存牛玉国沈桂珍吕士君周贵福
- 关键词:脑梗塞证候
- 三黄安神汤对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三黄安神汤对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的影响。方法:按先后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平行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三黄安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治疗30天和停药30天,分别进行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2.28%、总有效率为94.94%,对照组治愈率41.56%、总有效率为83.1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1.54%;对照组复发率56.2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三黄安神汤治疗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停止治疗30天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焦久存
- 关键词:失眠症不寐症痰热内扰
- 苯扎贝特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内皮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内皮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泊头市中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尿酸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栓烷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NO明显上升[(28.5±10.2)μmol/L],ET明显下降[(82.4±18.1)pg/mL],TXB2/PGF1α明显下降(2.1±0.9);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血糖和尿酸均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HDL-C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轻微下降,而血糖、尿酸和ISI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血糖、ISI及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9.25、3.94、3.89、3.91、4.03、10.14,均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调节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患者的舒张压有明显的作用。
- 缴秀珍焦久存王同艳李明霞
- 关键词:苯扎贝特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胰岛素抵抗
- 脑梗死恢复期痰证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痰证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3例按辨证分型分为2组,痰证组52例,非痰证组5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50例,为老年体检者(健康人)。评定痰证组和非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并检测3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脑梗死恢复期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22.91±11.15)分,非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2.10±8.1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恢复期TG、TC、LDL-C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痰证组TG、TC、LDL-C较非痰证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脑梗死恢复期存在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重化痰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身体康复。
- 焦久存刘胜芳牛玉国吕士君
- 关键词:脑梗死痰证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蛋白类LDL胆固醇
-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与部分血液指标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凝血酶、血小板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9例患者进行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血液指标检测,分析中医证型与各血液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及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痰证和瘀证两型血液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患者组血液黏滞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学变化,凝血酶及血小板水平的异常可能为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痰、瘀等病理因素的生化物质基础和客观指标之一。
- 王彩娟焦久存陆红研周贵福
-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中医证型血小板凝血酶血流变
- 颈内动脉闭塞后临床症状、影像表现与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后临床症状、影像表现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48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分析临床表现、症状转归、MR I、TCD、MRA及DSA表现。结果48例患者39例以TIA的形式发病,28例最终发展成重偏瘫,32例伴发头痛。25例MRA上出现巨大病灶,交界区多发腔隙性梗死10例,单一腔隙性梗死6例,介于两者之间7例,合并脑萎缩12例。重症患者MR I表现病灶大,多合并其他血管病变,侧支循环不完全,患侧大脑中动脉灌注明显不足;轻症患者MR I表现病灶小,侧支循环完全开放,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受损不明显。结论颈内动脉闭塞后临床症状、症状转归、表现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好坏有密切关系。血管损害单一,侧支循环好的患者病灶小,症状轻;血管损害广泛,侧支循环差的患者病灶大,症状重。
- 缴秀珍熊新英陈淑阁杨丽红焦久存
- 关键词:颈内动脉侧支循环
- 温胆汤对湿热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湿热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湿热质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胆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对湿热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有一定的疗效,是临床预防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焦久存王彩娟魏晓珊
- 关键词:脑梗死温胆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 舒郁宁神活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与方法:探讨舒郁宁神活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选择中风后抑郁症患者90例,均经临床、头CT或MR I证实,随机分为舒郁宁神活血汤治疗组(中药组)30例,百忧解治疗组(西药组)30例,应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用药4周和用药8周后临床疗效,以及HAMD评分和ADL评分变化。结果与结论:舒郁宁神活血汤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药物,同时具有安全性且无副作用。
- 杜美茹吕士君刘宏斌焦久存王康平王彩娟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
- 艾灸联合三黄安神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三黄安神汤治疗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三黄安神汤治疗;治疗2组采用三黄安神汤加艾灸失眠3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治疗30d和停药30d,分别进行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的观察。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4.94%,治疗2组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治疗1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2组。治疗1组复发率为21.54%,治疗2组复发率5.17%,对照组复发率56.2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均存在差异;治疗1组复发率低于治疗2组。结论:三黄安神汤、三黄安神汤加艾灸失眠3穴治疗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显著,特别在复发率发生情况上存在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焦久存
- 关键词:直接灸
- 脑出血中医病因病机之古今被引量:21
- 2007年
-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尽相同的认识。中风病至清末始分缺血和出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病机比较强调肝风内动,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治当平肝潜阳,熄风清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认为与脾胃关系密切,中焦壅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治应通腑泄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提出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是出血中风急性期最基本的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出血中风急性期内生毒邪说、虚损说、阴阳类证说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出血中风的认识。
- 吕士君焦久存牛玉国
- 关键词:脑出血病因病机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