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X线、3D及MPR技术证实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层厚3.0mm,图像预处理间隔1.0-1.5mm.结... 刘欣伟 牛云飞 潘思华 管华鹏 张春才 王攀峰关键词:螺旋CT 三维重建 胫骨平台 骨折 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结合WRIGHT人工骨植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WRIGHT 人工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年3 月至2008 年3 月我科收治的的56 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采取WRIGHT... 潘思华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人工骨 植骨 锁定钢板结合WRIGHT人工骨植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WRIGHT人工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br>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的5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采取... 纪方 潘思华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人工骨植骨 锁定钢板 肱骨髁上髁间骨不连合并骨缺损的重建策略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髁间骨不连合并严重骨缺损的重建策略。方法 1993年8月~2008年8月,收治肱骨髁部骨不连伴严重骨缺损27例,其中22例获得随访,22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7~60岁,平均33.8岁。原始骨折按A... 牛云飞 潘思华 苏佳灿 张春才 纪方关键词:肱骨髁 骨不连 骨缺损 内固定 文献传递 动力髋螺钉结合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5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1例。按Seinsheimer分类均为Ⅴ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38个月,平均28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3~4.5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按Merle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6.75±1.14)分,其中优4例,良8例。结论: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可选择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刘欣伟 王攀峰 付青格 张春才 许硕贵 苏佳灿 潘思华关键词:股骨 转子下骨折 动力髋螺钉 应用第一、二掌骨外支架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被引量:13 2014年 Bennett骨折是指发生在第一掌骨基底部的腕掌关节内骨折,约占成人第一掌骨骨折的1/3,由于该类型骨折的不稳定性常需手术治疗[1-2].虽然已有众多手术方法见诸报道,但针对该骨折的治疗仍颇具挑战性[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6年3月-2012年6月采用第一、二掌骨外支架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15例新鲜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黄淦 禹宝庆 潘思华 周海燕关键词:BENNETT骨折 有限切开 外支架 第一掌骨骨折 自体髂骨解剖性重建在严重肱骨髁部创伤性骨缺损中的应用及远期随访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髂骨进行解剖性重建在肱骨髁部严重创伤性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10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创伤后肱骨髁部严重骨缺损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6~60岁,平均36.9岁;原始骨折按 AO/ASIF 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 3型7例,B1型2例,C2型6例,C3型9例。受伤时间距重建手术时间7~55个月,平均24.7个月。术前曾行1次手术15例,2次手术6例,3次手术2例,3次以上1例。本次手术采用自体髂骨块解剖性重建肱骨髁的内和/或外侧柱,内固定21例,肘关节置换3例。术前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伸18.5°(5°~65°),屈90.5°(85°~125°)。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5~10.5年,平均5.2年。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复查未发现植骨块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连、畸形愈合、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其中1例肘关节前方发现异位骨化。术后平均骨愈合时间5.8个月(4~10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伸9.5°(0°~40°),屈120.6°(105°~145°)。采用改良的 Cassebaum 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9例,良8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72.4%。结论通过自体髂骨解剖性重建肱骨内外侧髁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肘关节力线,配合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可以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蒋熙 牛云飞 曹烈虎 苏佳灿 潘思华 王攀峰 张春才 纪方关键词:髂骨 肱骨髁 骨不连 骨缺损 一种关节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穿刺针,包括注射器针头造型的塑料针头,所述塑料针头顶端圆润,所述塑料针头沿针身延伸方向设刻度线;所述塑料针头的针身外套设顶端尖锐的金属针管,所述金属针管侧面设用于与所述塑料针头针身固定的卡扣。本实用... 胡衍 苏佳灿 潘思华 崔进 周启荣文献传递 成人石膏托制作比例尺寸标识板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成人石膏托制作比例尺寸标识板;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根据该板的比例尺寸标识制作成人的前臂石膏托、上肢石膏托、骨科小腿石膏托及骨科下肢石膏托;3.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省略右视图;仰视图与俯视图... 魏强 唐昊 章浩 秦晶 纪方 张东华 潘思华 霍宁宁应用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前瞻设计131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比观察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08-0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70~81岁,平均76岁。骨折类型按AO分型系统:A1型56例,A2型75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Gamma组(n=65)和股骨近端髓内钉组(n=66)。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置入过程中置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变化。结果:1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得9个月的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置入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置入过程中并发症、置入后并发症中,股骨近端髓内钉组6例(8.5%)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其中2例为合并糖尿病患者;无固定物切出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断裂、脱钉等现象。全部骨折均在9个月随访时间内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无患肢短缩病例。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相当。 潘思华 刘欣伟 张春才 许硕贵 付青格关键词: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GAMMA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