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证研究
- 目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体和心理上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潜质、由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选拔进行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儿童运动员。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资源。国家一贯非常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然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在...
- 潘少敏陈德志
- 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证研究——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运动员文化教育是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必要办法,体育职业教育又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新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通过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结论几个步骤,总结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训规律,找出适应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规律的、有体育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评价体系等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可有效解决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 陈德志潘少敏
- 关键词:竞技体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
- 体育高职院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如何解决运动员的教育与竞训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数据收集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数据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经过讨论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它在文化基础教育、专项运动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员退训、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途径或思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冯骏杰黄德敏潘少敏
- 关键词:高职院校竞技体育职业教育
- 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证研究
- <正>目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体和心理上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潜质、由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选拔进行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儿童运动员。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资源。国家一贯非常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然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 潘少敏陈德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