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及玮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情况、病情程度等,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且病情程度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ST段也得到恢复(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缩短其发作时间,促进其心电图ST段恢复,临床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潘及玮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术联合血栓抽吸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相同的条件基础上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随访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病变血管支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TnT峰值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电图ST段回落率比较对照组显著较大。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衰发生率、病死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导管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疗效可靠且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内血栓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对提升术后心功能疗效显著。
- 焦鹏潘及玮
- 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探讨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74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8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施以胺碘酮治疗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优化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 潘及玮
- 关键词:胺碘酮
- miR-181a调控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骨桥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明确miRNA-181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骨桥蛋白(OPN)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出的VSMCs,使用100 nM AngⅡ处理后,检测不同时间点OP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利用q PCR检测miR-181a的变化后,将VSMCs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ngⅡ刺激组(加入100 nM AngⅡ诱导)、阴性miRNA+AngⅡ刺激组(转入阴性miRNA并加入100 nM AngⅡ)以及miR-181a模拟剂+AngⅡ刺激组(转入miR-181a模拟剂并加入100 nM AngⅡ)。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OPN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使用Annexin V/PI方式检测凋亡变化、transwell检测迁移的变化;随后VSMCs被分为CON与miR181a inhibitor组,48 h后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Bax、p21变化。结果使用100 nM AngⅡ处理后,VSMCs的OPN蛋白表达水平不断上升;使用100 nM AngⅡ处理24 h后,miRNA-181a相对表达量100 n M组显著低于0 nM组; VSMCs在转入miR-181a模拟剂48 h后,miR-181a模拟剂显著高CON组;在空白对照组、AngⅡ刺激组、阴性miRNA+AngⅡ刺激组以及miR-181a模拟剂+AngⅡ刺激组中,相对于阴性对照组,AngⅡ刺激组OPN表达显著上升,而miR-181a模拟剂+AngⅡ刺激组OPN表达显著低于AngⅡ刺激组,略高于阴性对照组;在细胞凋亡中,与AngⅡ刺激组阴性组和miRNA+AngⅡ刺激组相比,miR-181a模拟剂+AngⅡ刺激组Annexin V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说明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在细胞迁移中,miR-181a模拟剂+AngⅡ刺激组能够明显抑制细胞迁移。VSMCs在转入miR-181a inhibitor后,相对于CON组,p53、Bax、p21表达均有明显的上升。结论 miR181-a抑制了AngⅡ诱导VSMCs的OPN,同时抑制了AngⅡ诱导的凋亡与增殖,而miR181-a的抑制所诱导的凋亡与p53通路相关。
- 潘及玮陈萍叶榕陈肖霞刘娟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及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复方制剂,实验组只给予厄贝沙坦片.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每日早中晚各监测一次血压变化,每周晨起空腹进行一次血清脂联素复查,并做好记录.治疗1个月后根据血压和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得以控制,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尤以治疗组明显.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患者不仅降压效果明显而且相对稳定,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这对于保护心脑血管以及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 潘及玮
-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血清脂联素预后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并将本组患者分为稀释性和缺钠性低钠血症,其中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钠盐,而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在口服钠盐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补钠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3例缺钠性低钠血症,15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有效率达86.96%。15例稀释性低钠血症11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达93.33%。结论临床对本组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口服钠盐以及静脉补钠治疗,不仅能够保持患者血钠正常,而且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潘及玮焦鹏
- 关键词:心力衰竭低钠血症
- 地高辛单用及与地尔硫联用对心衰合并慢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 2006年
- 目的比较地高辛单用及与地尔硫革联用对心衰合并慢性房颤患者静息时及运动后心室率控制的效果。方法充血性心衰合并慢性房颤患者共60例,分为A、B两组,各30例。两组在治疗前两周均未用过地尔硫革,原有用地高辛者应停用两周后入选治疗。A组:应用地高辛0.25mg,Bid,口服,连服3天,第4天开始改为0.25mg,qd晨服维持,疗程1个月;同时联用盐酸地尔硫草缓释胶囊,90mg,qd,疗程同上。B组:单用地高辛,其用量、用法及疗程与A组相同。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不论静息时或是运动后心室率均有明显减慢(P〈0.001),而组间比较,A组显著优于B组(P〈0.001)。两组治疗后不论收缩压或是舒张压均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1~0.2),说明地尔硫草对正常血压无明显影响。结论地高辛与地尔硫草联用组对心衰合并慢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地高辛单用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潘及玮施容仪
- 关键词:地高辛充血性心衰慢性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