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冠媚

作品数:44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18篇干细胞
  • 9篇骨髓
  • 8篇间质干细胞
  • 8篇骨髓间充质
  • 7篇分化
  • 6篇人骨髓
  • 6篇肿瘤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造血
  • 5篇骨髓间质
  • 5篇骨髓间质干细...
  • 4篇移植物抗宿主
  • 4篇大鼠骨髓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5篇广州医学院
  • 15篇中山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蚌埠医学院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温冠媚
  • 17篇邝晓聪
  • 10篇李浩威
  • 10篇李树浓
  • 8篇张秀明
  • 6篇肖庆忠
  • 6篇李艳
  • 5篇姚金光
  • 5篇项鹏
  • 5篇邹维艳
  • 4篇雷俊霞
  • 4篇蔡捷
  • 4篇董伟华
  • 4篇韦瑛
  • 4篇李俊
  • 4篇段连宁
  • 3篇赵灿国
  • 3篇陆丽
  • 3篇吴卫
  • 3篇董晓先

传媒

  • 9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右江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BMM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与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MSCs)作比较。方法:分别采用贴壁法和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法分离获得rBMMSCs和hBMMSCs,进行体外传代、扩增、纯化,比较分析不同代数的rBMMSCs和hBMMSCs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观察传代次数对rBMM-SCs的神经分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BMMSCs表面抗原表达;采用中期分裂相秋水仙素阻抑法分析rBMM-SCs的核型。结果:原代rBMMSCs和hBMMSCs在体外扩增后可分别获得(7-8)×10~5和(5-6)×10~5个细胞,体外扩增5代后可分别获得1.7×10~8和1×10~8个细胞,体外扩增15代后,可分别获得(4-8)×10^(12)和(3-4)×10^(12)个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神经分化能力有所下降,但各代rBMMSCs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都比hBMMCs较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BMMSCs的CDllb、CD45、CD61、CD71、CD80、CD86、MHCⅠ、MHCⅡ表达为阴性,而CD29和CD44表达阳性。rBMMSCs为正常大鼠二倍体核型。结论:rBMMSCs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神经分化能力,是一种具有正常二倍体核型的间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肖庆忠李浩威温冠媚刘金保张秀明李艳李树浓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①共移植后30天,MSC可在致死量照射的受者存活,并被发现受者胸腺、脾脏和骨髓;②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恢复;促进骨髓细胞数恢复及B淋巴系、巨核系分化增强;有利骨髓组织学的明显恢复发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可在受体的造血器官长期存在,MSC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
雷俊霞朱美玲郭振宇赵东长余伟华温冠媚张秀明李艳项鹏李树浓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造血重建GVHD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联合3种化疗药物增强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联合使用3种化疗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lamar Blue^TM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实验分4组:①化疗药物处理组(紫杉醇、紫苹素或阿霉素的不同浓度);②MG132组(1.25、2.5、5、10μmoL/L);③MG132联合3种化疗药物处理组;④溶剂对照组。MCF-7细胞分别使用上述药物处理40h后,加入Alamar Blue^TM孵育8h,测定OD值并计算细胞相对活力。结果:①MG1325μLmol/L及其以下浓度对MCF-7没有抑制效应;②3种化疗药物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后,细胞活力随药物的浓度升高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③选择MG1325μmol/L分别与3种化疗药物联合处理后,MCF-7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紫杉醇为19.10%、紫苹素19.13%,阿霉素27.17%,与化疗药物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明显增强紫杉醇、紫草素和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
邓菊庆刘金保温冠媚董伟华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化学治疗增敏乳腺癌
五段滚动式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成效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方法运用创新型五段滚动式培养方法,将课外实验教学分为动员引导、择优选拔、课题申报、课题实施及课题总结5个阶段。结果自2002年以来,约300名学生参与五段滚动式教学,获得学院学生科研课题立项36项,发表学术科研论文26篇,参与申报专利2项,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各级竞赛中获奖31项,其中1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此外,相关指导教师也获得广州医学院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指导工作奖励20余项。结论采用创新型五段滚动式培养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创新型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董伟华孔天翰陆丽董晓先刘金保杨昌山赵灿国吴卫温冠媚张常娥周萍魏东海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课外教学
舌癌转移淋巴结中舌癌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舌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舌癌细胞耐药特性,探讨舌癌转移与耐药相关性。方法:在建立舌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基础上,取淋巴结转移的舌癌细胞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检测P-gp和LRP耐药相关蛋白,并分离纯化其细胞进行耐药特性检测,包括半数抑制浓度(IC50)、耐药倍数(re-sistance index,RI)与细胞内多柔比星荧光强度。结果:转移淋巴结中舌癌细胞表达P-gp和LRP蛋白,其分离纯化的子代细胞对多柔比星IC50为(1.86±0.026)μg/mL,对照的亲本(Tca8113)舌癌细胞IC50为(0.26±0.005)μg/mL,RI为7.15;进一步检测淋巴结转移舌癌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其多柔比星荧光强度为6.13±2.48,明显低于亲本Tca8113舌癌细胞的12.36±3.59,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的舌癌细胞有一定的耐药特性。
邝晓聪温冠媚蔡捷李俊姚金光
关键词:淋巴转移药物耐受性
从人间质干细胞制备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一种从人间质干细胞制备造血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没有造血干/祖细胞污染的人间质干细胞;(2)提供胎肝条件培养液;(3)将人间质干细胞培养于胎肝条件培养液7~14天,人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祖细...
李树浓项鹏温冠媚
文献传递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及恶性转化趋势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传代培养、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其恶性转化趋势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差速贴壁法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体外长期传代,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鉴定细胞分化能力;相关癌标志P53、Ki67的表达与成瘤性检测。结果经过长期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至36代时,细胞逐渐老化;成骨分化诱导能力丧失;相关癌标志表达阴性;无成瘤性。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有限传代,无显著恶性转化趋势。
黄英华韦瑛蔡捷朱名毅李小平邹维艳温冠媚邝晓聪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恶性转化
肾衰血浆及高尿素氮环境对吞噬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血浆及高尿素氮环境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和肺泡巨噬细胞 (AM)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甘油致大鼠肾衰模型为基础 ,利用免疫细胞学方法检测PMN和A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 ;利用放射免疫技术与比色法分别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一氧化氮 (NO)的水平。结果 :PMN与AM在肾衰血浆及高尿素氮环境中的吞噬率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清TNF -α与NO的水平显著下降(P <0 .0 5 )。结论 :肾衰血浆及高尿素氮环境均可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肾衰时个体易并发感染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温冠媚邝晓聪王潮临赵晓琴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
供者源性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采用大鼠骨髓移植模型探讨共移植供者源性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对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Fisher344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扩增至第 5代用于移植。建立大鼠异基因急性GVHD模型 (F344→Wistar)。受者Wistar大鼠采用致死性全身照射预处理 ,当天移植F344大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则移植F344大鼠骨髓细胞、脾细胞和第 5代的MSCs。观察各组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时间、发病率和存活时间。结果 :共移植MSCs推迟急性GVHD的发病时间 [( 19 1± 1 7)dvs( 15 6± 1 5 )d ,P <0 0 5 ],延长该组的存活时间 [( 35 6± 7 0 )dvs ( 2 5 4± 6 0 )d ,P <0 0 5 ],但无法完全消除急性GVHD的发生。结论 :MSCs在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供者来源的MSCs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
李浩威温冠媚肖庆忠李红乐段连宁项鹏张秀明李树浓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间质干细胞骨髓移植
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裸鼠爪垫皮下注射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方法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4周后收集腹股沟、腋窝、腹腔等部位淋巴结,进行H-E染色与EMA、CK18免疫组化染色以及体外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纯化培养等检测,判定裸鼠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结果H-E染色与EMA、CK18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癌细胞转移,体外纯化培养的细胞呈上皮样生长。在35只受试裸鼠中,23只建模成功,转移率为67.5%。结论裸鼠爪垫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的机理研究、药物干预提供动物模型。
姚金光邝晓聪温冠媚李祖云李俊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