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脑白质
  • 2篇脑白质疏松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白质
  • 2篇白质疏松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血压
  • 1篇氧自由基
  • 1篇遗忘型轻度认...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精神狼疮
  • 1篇神经性
  • 1篇首发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0篇沈明
  • 7篇高旭光
  • 3篇范洋溢
  • 2篇程敏
  • 2篇徐建兴
  • 1篇李春
  • 1篇何洋
  • 1篇韩琳
  • 1篇陈清棠
  • 1篇静媛媛
  • 1篇马鑫
  • 1篇彭莉
  • 1篇袁远
  • 1篇余力生
  • 1篇李蔷
  • 1篇王更慧

传媒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脑白质疏松患者胼胝体萎缩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患者步态障碍与头颅MRI上胼胝体萎缩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主诉有步态障碍的老年脑白质疏松患者(病例组)进行下肢功能评分和MRI上胼胝体的测量,另选健康体检者8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胼胝体面积、标准化后的胼胝体面积比率(CCR)、各分段的胼胝体占幕上颅腔面积的百分比均小于对照组(P<0.05)。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入选的对步态障碍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独立的提示作用的自变量只有CCR,回归系数为0.664,P=0.001。经过MRI其他改变校正后仍然独立相关。结论有步态障碍的老年脑白质疏松患者胼胝体面积明显减小,胼胝体萎缩与步态障碍程度有相关性,此相关性独立于脑白质疏松程度、脑萎缩程度等其他脑部病变。
沈明高旭光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胼胝体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而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43岁,3个月前出现发作性头痛,为左侧枕部尖锐、针刺样疼痛,可自行缓解,伴言语不清,右侧上肢麻木。头颅CT示左侧颞叶出血合并左侧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可能性大。1个月前患者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20天前再次出现头痛,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均较前相似。内科系统查体: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2/6级吹风样杂音。神经系统查体:右侧Babinski症(+)。住院第4天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前叶赘生物,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菌栓脱落导致脑栓塞,立即给予万古霉素治疗。住院期间3次血培养均阴性,采血标本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行间接免疫荧光法Ig G抗体检测,结果提示汉赛巴尔通体Ig G抗体阳性,因此,临床诊断考虑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巴尔通体是一种需要复杂营养的细胞内革兰氏阴性杆菌,1993年首次作为导致心内膜炎的原因被记载,此后作为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个重要病原体日益得到公认。对于明确的巴尔通体心内膜炎,美国传染病协会指南建议2周的庆大霉素联合6周的强力霉素治疗,以获得更高的治愈率。
袁远沈明高旭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心内膜炎巴尔通体感染
激素在脑卒中致脑水肿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高旭光沈明
关键词:激素脑水肿脑卒中并发症
老年性听力损失与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老年性听力损失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力筛查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2017年3月1—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爱耳日义诊活动期间接诊的201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女101例,男100例,年龄60~90岁。以认知水平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教育年限、职业、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平均听力损失程度(500、1000、2000、4000Hz的平均听阈)、自觉听力下降时长等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筛选影响老年人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201例老年患者中听力正常者39例,轻度听力损失65例,中度听力损失80例,重度听力损失16例,极重度听力损失1例。平均听力损失程度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且主要影响认知域亚项中的定向力及抽象能力(P值均<0.05);年龄、自觉听力下降时长、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既往耳部疾病、高血压为认知水平的相对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老年性听力损失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定向力及抽象能力影响认知水平,而自觉听力下降年限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刁桐湘韩秋宏山海军吴晓琴林蕴娟李蔷王更慧静媛媛马鑫沈明余力生韩琳王宜旭
关键词:听觉丧失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和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海马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海马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发生率和数量,并探讨海马EPVS与海马萎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诊断的AD患者105例为AD组,aMCI患者55例为aMCI组,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认知正常的健康老年人(HC)50例为HC组。在MRI 3D BRAVO成像斜冠状位上观察海马EPVS数量,用内侧颞叶萎缩评定量表(MTA)评分判断海马萎缩程度,比较3组海马EPVS数量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海马EPVS与MT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aMCI组和HC组海马EPVS发生率分别是87.62%、83.64%和76.00%,且严重的海马EPVS(>4个)的比例分别为40.00%、23.64%和12.00%;AD组、aMCI组和HC组海马EPVS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2.00,6.00)个vs 3.00(2.00,4.00)个vs 2.50(0.75,3.25)个,P=0.001];与aMCI组和HC组比较,AD组海马EPVS总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3);aMCI组与HC组海马EPVS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海马EPVS与海马萎缩的MTA评分呈正相关(r=0.328,P=0.000)。结论AD患者海马EPVS数量高于aMCI患者和HC,其可能与海马萎缩程度相关。
沈明范洋溢程敏何洋高旭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海马高血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纳入SLE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24例。用简易智能量表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以及词语学习测验(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HVL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和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进行知功能评估;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SL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和正常对照在MMSE评分[29(28,30)vs.30(29,30)]、MoCA评分(25.4±3.7 vs.28.2±1.2)以及HVLT(三试:21.7±6.1 vs.25.7±2.6;延迟回忆:7.3±2.5 vs.9.8±1.8)、SDMT(41.7±14.4 vs.56.3±9.9)、SCWT时间(A:27.0±8.0 vs.23.1±2.8;B:37.0±17.2 vs.30.0±3.4;C:72.6±26.7 vs.52.5±8.5)中与正常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中CI者(29/47,61.7%)与无CI者(18/47,38.3%)在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以及血清学抗体检查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比例高于无CI者(44.8%vs.16.7%,P=0.046)。结论SLE患者易出现CI,在记忆、注意力、心理运动速率及执行功能方面更为突出,精神神经狼疮是SLE患者CI的危险因素。
范洋溢李春沈明彭莉高旭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狼疮
伴有脑白质疏松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2008年
目的以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伴有和不伴有脑白质疏松(LA)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探讨LA发生的机制。方法经头颅MRI证实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68例,分为单纯腔隙性梗死组(LI组)和伴有脑白质疏松组(LA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I组138例(51.5%),平均年龄(63.4±11.4)岁;LA组130例(48.5%),平均年龄(71.3±8.9)岁,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年龄、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叶酸浓度[(16.1±8.4)ng/ml,(13.1±5.9)ng/m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3.0±0.9)g/L,(3.4±0.8)g/L]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入选模型的变量是年龄、既往脑梗死史、叶酸和高血压病史。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和低血浆叶酸浓度对于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是否伴发LA有独立的提示作用,纤维蛋白原可能通过与其他因素一起在LA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沈明高旭光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
NNMS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NNMS(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减少线粒体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线粒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在2h脑缺血再灌注前静脉注射NNMS,观察在再灌注不同时期缺血脑组织线粒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情况。结果在2h局灶脑缺血后再灌注5~40min,缺血区脑组织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显著增加,在相应的NNMS给药组,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较假处理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再灌注前静脉注射NNMS可以减少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
沈明徐建兴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线粒体
磁共振线性测量指标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帕金森病的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几种磁共振线性测量指标在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临床可能的和很可能的PSP患者28例、PD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30名,测量计算中脑与桥脑直径比(midbrain diameter/pons diameter,Md/Pd)、第三脑室宽度与额角最大间距比(width of third ventricle/distance of frontal horns,V3rd/FH)、中脑被盖部直径(midbrain tegmentum diameter,MTEG)以及大脑脚角度(angle of cerebral peduncle,ACP),并对它们作为PSP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PSP组患者Md/Pd和MTEG小于PD组和健康对照组,V3rd/FH和ACP大于PD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的计算,Md/Pd诊断PSP的价值最高,其次是MTEG,其中Md/Pd在约登指数最高点诊断P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8.2%。结论 Md/Pd、V3rd/FH、MTEG和ACP几种线性测量指标均对PSP与PD的鉴别有诊断价值,Md/Pd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最适于临床推广应用,MTEG测量也简单直观,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比较高,V3rd/FH和ACP对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沈明程敏范洋溢高旭光
关键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
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摘 要:目的 观察呼吸链泛醌抑制剂3- 硝基利- 甲基- 水杨酰胺(NNMS)对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1、2h取脑组织,TBAR法测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氧化水平通过其特征性产物羰基基因与二硝基苯肼反应来测量。给药组在再灌注前 15min尾静脉注射 NNMS。结果 MDA含量在再灌注 2h时显著增高,蛋白质氧化水平在再灌注1 、2h时均升高。再灌注前静脉注射NNMS后以上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NNMS可以减少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损伤。
沈明徐建兴陈清棠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局灶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