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凯
- 作品数:43 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结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缺失(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MMR-deficien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29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R-deficien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MR-deficient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99例结肠癌组织中MMR-deficient率为1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0岁(χ^2=4.582,P=0.032)、低分化(χ^2=8.054,P=0.005)、右半结肠癌(χ^2=18.253,P<0.001)、黏液腺癌(χ^2=6.257,P=0.012)、癌结节(P=0.019)、无淋巴结转移(χ^2=9.418,P=0.002)、术后UICC分期Ⅰ~Ⅱ期(χ^2=10.672,P=0.001)均与MMR-deficient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低分化结肠癌(OR=3.555,95% CI:1.685 ~7.640,P<0.001)、右半结肠癌(OR=5.645,95% CI:2.483~ 14.715,P<0.001)及UICC分期Ⅰ~Ⅱ期结肠癌(OR=4.099,95% CI:1.863 ~9.840,P<0.001)为MMR-deficien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MR-deficient更常见于低分化结肠癌、右半结肠癌和UICC分期Ⅰ~Ⅱ期结肠癌.
- 王超高志冬姜可伟杨晓东梁斌申占龙沈凯郭鹏曹键崔艳成尹慕军王杉叶颖江
- 关键词:结肠肿瘤预后错配修复蛋白
- 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72例、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2: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人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96例,对照组48例,入组后均接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而剔除,共有13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92例,对照组47例。本研究经各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于术后16h及20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ml(试验组)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ml(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外科治疗,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饮水,并逐步进食肠内营养液或流质饮食。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静脉镇痛方案。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增强或抑制胃肠动力药物。术后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手术前、给药后每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第6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记录药物不良事件。上述时间计算方法均为出现时间与手术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分位数(Q1、Q2、Q3)手术后各指标出现时间及各时点出现率,并绘制Kaplan—Meier估计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时间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列出频数和百分数,采用X。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1.4(20.0,23.7)h和47.5(44.0,56.5)h,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5�
- 梁斌张军沈凯叶颖江林峰李勇张忠涛王杉
-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厚朴排气合剂胃肠功能术后肠梗阻
- 经会阴单孔腹腔镜辅助的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索经会阴单孔腹腔镜辅助的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1PsP.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2月对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PSP-ELAPE手术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55.3±7.2)岁,体质指数为(23.0±1.3)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1.8±0.3)cm。手术采取截石位,腹部组和会阴组序贯进行。腹部操作采取常规5孔腹腔镜法。会阴部实施TPSP.ELAPE手术:荷包缝合关闭肛门,绕肛门行梭形切口,直视下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肛门外括约肌外侧向上游离至与肛提肌交界处,会阴皮肤切缘用2-0滑线缝合双荷包。中间放置单孔腹腔镜套筒,收紧荷包固定套筒,封闭会阴空腔。设置CO2压力为10mmHg,置入腹腔镜镜头及器械,无创分离钳牵拉肛管,暴露肛提肌与坐骨直肠窝脂肪之间隙。首先游离侧方和后方,前方可借助阴道指诊和腹腔组牵引进行导引分离,游离至靠近肛提肌起始处,腹部组协助牵引暴露,会阴腔镜直视下离断肛提肌,确保肛提肌切缘阴性,与腹部会师,经会阴移出标本。结果3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3.3±25.2)ml,总手术时间为(296.7±25.1)min,其中会阴组时间为(196.7±20.8)min。术后第3天会阴引流量为(39.0±10.1)m1,造瘘口首次排气时间为(2.3±0.6)d,会阴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7.7±0.6)d。所有切除标本环周切缘阴性,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TPISP-ELAP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能遵循开放ELAPE手术的解剖学平面,又能体现出微创优势,并可减少翻身费时及其对麻醉中生命体征的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申占龙叶颖江姜可伟谢启伟杨晓东沈凯王杉
- 肺肠型腺癌腹腔肠道转移1例报告
- 2023年
- 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是原发肺腺癌中的罕见类型,约占原发肺腺癌的0.6%,因其与结直肠腺癌在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面有共同点而得名[1]。PEAC发生腹腔肠道转移较罕见,诊疗过程中易被误认为原发肠道肿瘤而影响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诊治PEAC腹腔肠道转移1例。现报告如下。
- 赵雪松郝倩云沈凯赵慧敏叶颖江
- 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跳跃转移高危因素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病人,按照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进行淋巴结分站取材和病理学检查,分析阳性淋巴结分布规律、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肠旁、中间、中央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33.0%、18.3%、16.5%(P=0.005),肠旁淋巴结转移主要位于距离肿瘤〈10cm以内组织,但是〉10cm组织(1.7%)仍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肿瘤T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T3~T4期病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T1。T2期(46.2%vs.9.1%,P〈0.05)。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64.7%,明显高于高分化癌(0)、中分化癌(36.0%),P〈0.05,且分化程度越差更易出现肠旁及中央淋巴结转移。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6%(3/115),且均为结肠肝曲癌。14.8%(17/115)的病人出现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结论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存在于肠旁、中间、根部系膜组织,术中应常规清扫,结肠肝曲癌还应清扫幽门下淋巴结,CME有助于彻底清扫该区域淋巴结。
- 崔艳成高志冬韩龙刘凡申占龙杨晓东尹慕军姜可伟梁斌沈凯叶颖江王杉
-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淋巴结转移
-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Ⅳ度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STARR)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hoids, PPH )治疗Ⅳ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同一手术治疗组施行STARR手术治疗的70例Ⅳ度痔患者(STARR组),并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PH手术治疗的84例Ⅳ度痔患者(PPH组)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短期效果和长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当天和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直肠阴道瘘、直肠穿孔及术后死亡病例。STARR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当天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PPH组。STARR组3年疾病复发率较PPH组更低(0比5.9%)。结论STARR手术治疗Ⅳ度痔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
- 高志冬王有利韩龙王超姜可伟申占龙郭鹏沈凯王杉叶颖江
- 关键词:吻合术外科
- 远程模拟技术在腹腔镜外科基础操作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腹腔镜外科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学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医师在开展腹腔镜手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模拟培训。腹腔镜外科基础教学是北美地区重要的腹腔镜培训考核项目。远程模拟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外科基础教学,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为此,我们应当参照相关标准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腹腔镜外科培训考核顶目。
- 沈凯路阳叶颖江王杉
- 关键词:腹腔镜
- 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取仰卧分腿位,扶镜手站在患者两腿之间,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助手站在患者右侧。腹腔镜观察孔位于脐下10 cm。首先,腹腔镜探查肝脏及腹盆腔,没有发现明确转移灶。先沿Toldt’s线打开升结肠侧方解剖间隙,游离回盲部,以利于更好地牵拉右半结肠。随后,打开回结肠血管与肠系膜下血管之间的系膜,显露肠系膜下静脉,并以此作为标志,自下向上、自中间向右侧进一步解剖并扩大手术平面。良好的游离后,首先分离、夹闭并切断回结肠静脉和动脉,随后处理右结肠血管和结肠中血管,此过程中清扫胰腺前方淋巴脂肪组织。因为肿瘤位于结肠肝曲,我们将幽门下区淋巴结一并切除。完成游离后,脐上方取6 cm纵行切口,将病变肠管提出腹腔外完成切除和回结肠端侧吻合。术后病理回报:p T4b N2b M0(Ⅲc期)。患者恢复顺利,术后第8天出院。
- 沈凯叶颖江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结肠切除术
- 中国腹腔镜技术考核与评价(第一阶段)标准(CLSTA-Ⅰ)被引量:4
- 2021年
- 为适应新时代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卫生健康事业和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长远规划。为积极推进模拟虚拟技术在专科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价方面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受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17—2020年连续4年牵头组织开展基于模拟虚拟的腹腔镜技术考核评价实证研究。
-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腹腔镜技术考核评价专家委员会胡建昆周总光杨昆沈凯韩英刘凯陈凛李国新张学文周俭
- 关键词:腹腔镜
- 直肠癌骶前复发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骶前复发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直肠癌骶前复发的诊断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向后累及骶前软组织和(或)侵犯骶尾骨或骶神经根;根据临床症状(盆腔、背部或下肢疼痛;便血、排粪次数增多和异常分泌物)、体检会阴或盆腔肿块,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和结肠镜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经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评估证实。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原发直肠癌不伴远处转移,且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者;(2)诊断为直肠癌骶前复发;(3)住院及门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直肠癌骶前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直肠癌骶前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男女比1.7∶1.0,中位复发年龄58(34~83)岁,中位复发间隔时间为2.0(0.2~17.0)年。48.6%(35/72)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5.0%(18/72)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骶前复发部位为骶前软组织36例(50.0%),低位骶骨(S3~S5)或尾骨25例(34.7%),高位骶骨(S1~S2)11例(15.3%)。采用根治性手术(经腹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单纯骶骨切除及腹骶联合切除等)47例(65.3%),非根治性手术(结肠造口、减瘤手术)12例(16.7%),未接受手术治疗(姑息放化疗、营养支持治疗)13例(18.1%);33例(45.8%)接受放疗和(或)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等)。全组患者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9(2~72)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1~65)个月,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1%和3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时年龄(P=0.031)和手术治疗情况(P<0.001)与患者骶前复发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根治性切除是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RR=0.140,95%CI:0.061~0.322
- 王畅郭鹏杨晓东谢启伟尹慕军姜可伟梁斌申占龙沈凯王杉叶颖江
- 关键词:直肠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