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伟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医学图像偏移场校正
- 熵可以用来衡量图像的质量,当恢复图像的熵达到最小时,就可以克服偏移场的影响。由于传统的遗传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将模拟退火引入到遗传算法求解过程中,拉伸适应度函数,使得更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实验证明,该算...
- 韩忠玲韩忠明汲伟明姚萌
- 关键词: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医学图像分割
- 文献传递
- 基于FPGA的信号产生与调制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基于FPAG技术,对采样获得的ROM数据,通过功能模块对其进行选择乘法处理,并经DAC芯片加以转换。实现了信号的产生与调制(2ASK,2PSK,2FSK)。经过系统仿真、SignalTapⅡ分析以及在示波器上的观察显示,信号稳定可靠,高频谐波少。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实现灵活方便,可扩展性强。
- 杨雷汲伟明
- 关键词:FPGA信号发生器调制
- 固有荧光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仪的研制
-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但目前现有的宫颈癌检查方法在早期病变的诊断方面还存在不足.将固有荧光这一新型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检查,依据固有荧光图像颜色、亮度的不同,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同传统...
- 汲伟明
- 关键词:固有荧光检测仪癌前病变宫颈癌光路设计
- 文献传递
- 固有荧光技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06年
- 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利用人体组织固有荧光进行癌前病变检查得到重视。利用该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妇科检查仪器,用于进行妇女的宫颈癌前病变检查,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 汲伟明曾堃虞震芬
- 关键词:固有荧光宫颈癌前病变
- 基于光谱法的子宫颈癌检测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固有荧光光谱分析法用于癌前病变检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为一种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其已投入临床试验。利用现代数字光谱仪和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此法的癌前病变检测系统,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并有效诊断癌变程度,为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信的依据。
- 项凌云汲伟明陈彪姚萌
- 关键词:光谱固有荧光宫颈癌虚拟仪器
- 用于子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光活检仪器的研制被引量:5
- 2004年
- 基于固有荧光进行癌前病变检查的方法,利用特制紫外光源和高性能弱光CCD,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研制成一种新型的低成本妇科检查用仪器。
- 汲伟明王保华葛华勇魏建明曾堃虞震芬潘国平
- 关键词: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紫外光源固有荧光
- 基于FPGA的多功能光立方显示驱动器被引量:4
- 2016年
- 为实现对高阶光立方的显示控制,建立了32阶光立方控制系统模型,对该系统的原理、技术、系统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由上位机进行图形化编程,编译动态图像写入存储单元.介绍了显示驱动芯片的各个信号处理单元,实现对大型光立方的静态显示以及动态调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立方显示驱动器件,可以更快速、稳定地显示文字图案,满足显示系统的需求,相较于由单片机控制实现的光立方,具有多达32 768个显示单元,并能通过上位机方便地动态显示和设计图形.
- 陈思源汲伟明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发光二极管上位机
- 用ROC曲线下面积进行差异性检验的常用方法被引量:5
- 2006年
- 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z),可对2种以上影像学研究对象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检验。然而,国内所见文献报道,多由计算机软件(如Rockit软件)直接给出P值,未介绍所用统计学方法及统计量的具体值,更未见对计算方法讲座式的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ROC解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对这一国际公认标准进行推广和普及。为此,笔者介绍1种用Az进行差异性检验的常用方法,以期引玉。
- 王先运吴多文汲伟明王昌元刘惠琴孙勇
- 关键词:ROC曲线下面积计算机软件计算方法
- 基于FPGA高精度信号相位差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导航定位、精确制导中,脉冲参数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信息.针对高精度、实时脉冲参数测量要求,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脉冲参数信号相位差进行测量.相比较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方法,可用于多通道处理,可扩展成阵列,具有很强的实时处理能力,系统处理精度高,适用性广.
- 杨雷汲伟明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离散傅里叶变换相位测量
- 显示器性能对影像识读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用实验方法研究显示器(CRT)性能对影像识读的影响。方法(1)用ST-86LA型光度计对2台显示器(CRT1、CRT2)的亮度特性、均匀特性、对比度特性进行测试与比较,并绘制其受试者特性曲线(ROC)。(2)对模拟病变信号进行摄影,获取18幅实验影像,请3位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在2台显示器上进行识读,累计识读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1)CRT1、CRT2的最大亮度分别为102和128cd/m2,可辨识的最大密度胶片影像为D=1·51和1·81;边缘处的亮度分别为中心亮度的93·14%和92·97%;大面积对比度分别为48·12、41·25,小面积对比度为10·96和15·09。整体性能,CRT2优于CRT1。(2)ROC曲线下面积(Az):大信号纵隔部Az1=0·8564、Az2=0·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6,P>0·05);肺野Az1=0·7967、Az2=0·8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95,P>0·05);小信号纵隔部Az1=0·7876、Az2=0·8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6,P>0·05);肺野Az1=0·6964、Az2=0·7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7,P<0·05)。结论(1)显示器性能对大信号识读影响小、对小信号识读影响大。(2)高密度影像受显示器性能影响大、低密度影像受显示器性能影响小。(3)在识读载有小信号的高密度所成影像时,为保证影像识读质量,应配备高性能的显示器。
- 王先运刘慧琴孙勇邱建峰鲁雯汲伟明
- 关键词:ROC曲线数据显示显示器CRT影像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