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远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抗赤霉病性状的轮回选择效果分析被引量:7
- 1990年
- 为检验轮回选择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效果,在人工诱发病害流行的环境中,用三个不同世代的基因库轮选群体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轮选世代的递增,可育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平均病小穗数和病粒数都显著减少,群体抗赤霉病性获得增益,同时随轮选次数的增加,组群个体间病小穗数和病粒数的遗传方差随之下降,反映个体间抗性差异的相对减少。在轮选过程中,可育株衍生系的农艺性状逐步获得改良。
- 黄德崇张大业刘宗镇汪志远赵文俊
- 关键词: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育种
-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应用轮回选择法的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该性状的遗传力偏低,且抗性基因间存在着加性效应。应用简单的常规手段,很难把控制同一抗性性状的多个主基因组合在一起,更难发挥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重组和累加的潜在效应。众所周知,轮回选择是采用多亲本进行杂交组群,通过不断的“选择—互交组群—选择”的程序,把分别存在于各品种(个体)上的优良基因结集起来,组成各种优异基因重组体,它在改良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的目标性状方面有突出的效果。显然,采用轮回选择法是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一个有效方法。国外虽有报道,在燕麦、大豆。
- 黄德崇刘宗镇汪志远赵文俊
- 关键词:小麦育种抗赤霉病轮回选择法
- 小麦抗赤霉病性状的轮回育种效果被引量:3
- 1995年
- 对抗赤霉病基因库进行四轮抗赤霉病性状表型轮回选择,显著降低了基因库群体的平均单穗发病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C4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穗发病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分别比C0群体下降6.87%和5.99%、23.21%和23.25%、5.04%和1.45%。基因库群体中抗病类型属于R~MR的植株频率逐轮递增。随着轮选世代的递增,不同周期的可育株衍生集团系S3和S4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相应下降,抗与中抗级的衍生集团系逐轮增多,它们的鉴定入选率也逐轮提高。从轮回育种的后代中已获得了一批抗性有所突破、产量性状优异的小麦新品系。轮回选择法为抗病高产的小麦育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黄德崇杨晓艳刘宗镇汪志远陈琴娣柴正华邓景扬黄泳沂
- 关键词:小麦轮回选择赤霉病抗病育种
- 种子药剂处理防治大麦散黑穗病被引量:1
- 1997年
- 种子带菌是大麦散黑穗病的来源,因此,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以往采用的冷浸日晒、温水浸种和石灰水浸种方法防治麦类散黑穗病,曾经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采用石灰水浸种法完全可以控制黑穗的发生。随着生产的变革,过去的一些有效的防治法团取材不便,或操作繁锁,或不适于机械化的播种等原因,推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顾越峰汪志远赵文俊刘宗镇余敬堂孙惠忠
- 关键词:大麦种子处理浸种黑穗病
- 基因库育种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利用太谷核不育建拓组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开展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并由此而确立起来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新体系,是育种模式的一个创新。几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基因库进行连续轮选的过程中,组群个体的平均抗性水平逐年提高;释放的优良单株也随之增多,在短期内所育成的一些抗病新品系已显示出可供生产应用的前景。
- 黄德崇汪志远赵文俊刘宗镇黄晓敏
- 关键词:小麦育种程序轮回选择赤霉病
- 申麦1号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
- 1996年
- 申麦1号是上海市衣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通过抗赤霉病穿梭育种育成的大麦优良品种。自1987年在上海推广以来,由于它稳产高产,越来越受推重。金山县推广10年,其中有7年产量超过4200kg/hm2,上海市跃进农场1996年丰产方产量达到7056.3kg/hm2,1996年该品种以占46.98%的大麦覆盖面积而成为上海地区的主栽品种。本文详尽报道了它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对主要病害的抗性,突出的抗倒性、抗寒和抗旱性以及广泛的适应性。此外,还介绍了对它的合理栽培技术。大麦;申麦1号;抗赤霉病性;高产性;抗倒性;
- 汪志远赵文俊刘宗镇黄德崇汪树俊陈明辉莫道明沈天池
- 关键词:赤霉病高产性抗倒性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