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佩芳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孢粉
  • 2篇沼泽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1篇杨木
  • 1篇植物
  • 1篇三江平原
  • 1篇沙地
  • 1篇湿地
  • 1篇土壤
  • 1篇泥炭
  • 1篇泥炭记录
  • 1篇全新世
  • 1篇孢粉学
  • 1篇孢粉组合
  • 1篇呼伦贝尔沙地
  • 1篇环境变化
  • 1篇环境演变
  • 1篇古植物
  • 1篇发育过程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汪佩芳
  • 4篇夏玉梅
  • 1篇宋德人
  • 1篇蒋桂文
  • 1篇杨青
  • 1篇郑萱凤
  • 1篇淳于树菊
  • 1篇马学慧
  • 1篇袁月强
  • 1篇万恩璞
  • 1篇何太蓉
  • 1篇牛焕光
  • 1篇赵志春
  • 1篇闫敏华
  • 1篇何池全
  • 1篇张晓平
  • 1篇张文芬
  • 1篇裘善文
  • 1篇赵魁义
  • 1篇孙广友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与...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2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现代花粉雨理论
夏玉梅汪佩芳蒋桂文等6人
该成果通过东北典型自然区域现代花粉雨的主要种类、数量和散布规律的研究,深刻认识了花粉-植被-环境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不同区域特征花粉与植被、气候之间转换函数,编制了东北区域特征花粉的等值线图。该成果填补了东北区域现代花粉...
关键词:
关键词:孢粉学气候变化
全新世呼伦贝尔沙地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2
1992年
呼伦贝尔盟从南往北横亘着三条大沙带,在浅黄色细砂层中普遍有2——3层古土壤间夹在内。通过对古土壤的孢粉分析和~14C测年分析,反映全新世以来呼伦贝尔盟沙地经历了四次固定期和四次扩展期。古土壤中孢粉组合特征是草本花粉居优势,其中蒿、藜花粉为主,植被演替由早全新世的半荒漠草原景观—中全新世的蒿类草原或榆为主的疏林草原—晚全新世的杂类草草原,它们均属于沙地草场的类型,对固定沙丘和发展当地畜牧业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占植被的演替规律,应对现有沙地草场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该区沙地再次扩大。
汪佩芳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孢粉环境变化土壤
密山杨木3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被引量:34
2000年
通过典型泥炭剖面孢粉分析 ,划出 5个孢粉带。植被与气候变化过程 :3 40 0 a B.P.以前 ,喜温阔叶树占优势 ,为温暖偏干气候 ;3 40 0~ 1 940 a B.P.以松 (Pinus)、云杉 (Picea)、冷杉(Abies)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夹湿草甸 ,气候凉湿 ;1 940~ 1 0 90 a B.P.为针阔叶混交林 ,为温干气候 ;1 0 90~ 545a B.P.为阔叶占优势针阔叶混交林 ,为温湿气候 ;545a B.P.至近代沼泽化草甸占优势 ,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通过孢粉、磁化率、有机质及考古与史籍记载互相印证 ,该剖面深 1 4 3~ 1 2 5 cm上部为公元初冷期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气候 ,分别位于 1 2 5~ 85 cm和 85~ 38cm深度。自 3 40 0 a B.P.以来 ,密山一带古代人类活动频繁 ,该区域隋唐时期文化遗址数量增加 ,在温暖气候环境下古代人类对林木获取量增加。
夏玉梅汪佩芳
关键词:泥炭记录气候变化
兴凯湖北部平原的发展与湿地的形成被引量:11
2007年
兴凯湖北部平原和湿地的形成与发展,过去研究的较少。在国家科技攻关时对其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了解到它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积冲积平原。发现自晚更新世TL63900a±3190a至TL12190a±610a间,有5道沙堤在兴凯湖北部平原上形成,第Ⅴ道沙堤以南的湖积平原,宽15.5km,由3道湖成沙堤和2道支堤将其分隔成一些湖滩、洼地和小湖,形成湖滩湿地和洼地湿地(类似海岸带的泻湖湿地)。平原的形成是沼泽湿地发生发展的基础,随着湖岸线的迁移,沙堤之间的湖滩、洼地和小湖,水体不断沼泽化,大约于9000a前以来发育泥炭沼泽,在距今7500a至5000a间和3000a至2000a间气候较为湿润,沙堤间滩地、洼地和松阿察的古河道河漫滩地带广泛发育沼泽湿地,不断进行泥炭积累。第Ⅰ道与第Ⅱ道沙堤之间的沼泽湿地,属强度沼泽化地区,生长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和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是兴凯湖北部平原难以开发利用的湿地。
裘善文万恩璞李凤华汪佩芳
中国沼泽志
赵魁义孙广友杨永兴王德斌张文芬宋德人牛焕光郑萱凤汪佩芳马学慧李颖何池全赵志春张晓平闫敏华蒋桂文淳于树菊何太蓉袁月强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科学工作者在四十年野外考察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概括而编写的有关沼泽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一部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沼泽志。分两部分,第一篇是中国沼泽总论,论述了沼泽形成、发育、...
关键词:
三江平原沼泽区的现代花粉雨被引量:4
2000年
应用库尔式花粉收集器收集三江平原沼泽区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现代花粉雨滤网样品60块(其中对照滤网样品23块)。通过计算空气中各种花粉浓度,对照当地气象记录和现代植被景观,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区现代植被与花粉组成及传播的关系,从而为应用现代表土和化石孢粉谱对古植被、古环境的恢复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汪佩芳夏玉梅杨青
关键词:三江平原古植物
吉林柳河T302孔孢粉组合及泥炭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通过对吉林省柳河县T202孔的孢粉分析、^(14)C年代测定、残体分析,表明该区泥炭地形成于早全新世。作者初步提出了该区泥炭的发育经历初级的低位发育阶段演替到中位阶段,进而演替为高位发育阶段。
汪佩芳夏玉梅
关键词:孢粉组合泥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