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菁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89例中,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化疗组),47例直接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化疗组患者临床反应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55.32%(P<0.05)。化疗组患者网膜粘连及潜在性幽门梗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8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年随访,化疗组有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2例死亡,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5例死亡。化疗组无进展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与单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反应率和肿瘤切除率,预后较好。
- 阎玉梅王雯汪丽菁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
- 220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5年
-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20例鼻咽癌初诊病例,对随机选取的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405枚淋巴结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鉴别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有诊断意义的指标。[结果]405枚淋巴结中有303枚显示为转移性淋巴结(占穿刺淋巴结74.8%)。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大长径、最小横径、短/长径比及血流阻力指数4个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结论]以超声特征表现诊断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
- 汪丽菁钱超文陈俊英陈丽羽徐栋
- 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结LOGISTIC回归模型
- 血根碱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究血根碱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血根碱(3、6、9μmol·L^(-1))对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划痕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根碱对细胞的迁移和周期的影响; Western blot法检测迁移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MMP-2、MMP-9、cyclin D1、CDK4及p1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血根碱作用24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82. 6%、63. 1%、46. 5%,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根碱(3、6、9μmol·L^(-1))处理胃癌细胞后,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 <0. 05);划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根碱处理后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血根碱作用后,MMP-2、MMP-9、cyclin D1、CDK4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p16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 <0. 05)。结论血根碱在体外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在G1期阻滞,其抗胃癌作用与其调控MMP-2、MMP-9、cyclin D1、CDK4及p16的蛋白表达有关。
- 胡灿金建伟陆仲夏徐志远倪益秀吕航汪丽菁程向东
- 关键词:SGC-7901胃癌细胞迁移细胞周期中药
- 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是否有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诊断甲状腺占位且经术后病理证实患者589例。根据有无伴桥本氏甲状腺炎将研究对象分成HT组与非HT组。依据术后甲状腺占位的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能力,并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癌声学特征包括低回声、微钙化灶、无声晕、纵横比失调、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影响。[结果]HT组患者甲状腺癌(TC)的发生率为58.0%(76/131),非HT组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51.1%(234/458)(P>0.05)。HT组与非HT组在超声各恶性声学鉴别特征上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癌灶声像特征的判断没有影响。
- 王立平杨琛钱超文时开元汪丽菁陈丽羽宋梅金鑫焱
-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
- 阿帕替尼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下调VEGFR2-PLC—ER-K1/2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碘化丙啶染色法测定阿帕替尼对细胞周期的作用,Annexin—V/PIXY.染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VEGFR2-PLC—ERK1/2通路上关键蛋白磷酸化。结果阿帕替尼对胃癌细胞~kMGC803生长具有直接抑制作用,IC50为(27.9±2.21)μM。阿帕替尼处理MGc-803细胞株24h后,阿帕替尼组明显被阻滞于G1期(P〈0.01)。而对细胞早期凋亡率改变不明显。不同剂量阿帕替尼处理后,tERK1/2、tPLC等蛋白表达水平不发生明显变化,而pERK1/2、pPLC等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能主要通过将胃癌细胞~kMGC803阻滞于G1期抑制其增殖,其机制与VEGFR2-PLC—ERK1/2通路上关键蛋白磷酸化抑制有关。
- 陈佳辉徐志远汪丽菁倪益秀孙建城程向东
- 关键词:胃癌VEGFR2
- 外源性microRNA跨物种应用研究进展
- 2015年
- microRNAs(miRNAs)[1]是在生物体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
- 汪丽菁吕航程向东
- 关键词:MICRORNA外源性物种非编码RNAMIRNAS生物体
- 胃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与分子标记物Ki-67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测定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应用ADC值从分子水平诊断胃癌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MRI检查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8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全组患者均经术后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将MRI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免疫组化Ki-67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在MRI上表现为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一强化。胃癌组织在DWI上(b=800s/ram。)图像上呈高信号,正常胃壁呈等信号:胃癌患者胃壁的ADC图像上肿瘤为(1.114±0.265)×10^-3mm^2/s,低于正常胃壁的ADC值(2.032±0.20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09,P=0.000)。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中.低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印戒的细胞癌和黏液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347±0.234)×10^-3mm^2/s、(1.179±0.257)×10~mm^2/s、(0.996±0.185)×10^-3mm^2/s、(1.082±0.2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98,P=0.000)。随着胃癌肿瘤组织Ki.67表达增加,其ADC值降低,胃癌ADC值与Ki-67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0.570,P=0.000);且进一步根据胃癌的分化程度不同进行分组发现,高一中分化(r=-0.627,P=0.016)、低分化(r=-0.787,P=0.000)以及印戒细胞和黏液腺癌(r=-0.792,P:0.000)与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为负相关,而中.低分化胃癌的ADC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ADC值能从分子水平反映细胞增殖程度,高ADC值提示Ki.67低表达。胃癌ADC值可从分子水平为胃癌术前恶性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郑国淀程向东汪丽菁徐志远高旭宁俞鹏飞吕航黄挺陈佳辉
- 关键词:磁共振胃肿瘤表观弥散系数KI-67
- 雷公藤内酯抑制热休克蛋白70逆转MKN45胃癌细胞阿帕替尼耐药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特异性抑制剂雷公藤内酯逆转胃癌细胞MKN45阿帕替尼耐药的作用。方法以阿帕替尼、雷公藤内酯、阿帕替尼联合雷公藤内酯处理胃癌耐药细胞MKN45/AR及胃癌敏感细胞MKN45,采用CCK-8实验检测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阿帕替尼单独及联合雷公藤内酯对MKN45和MKN45/AR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KN45细胞耐药前后的HSP70基因(HSPA1A和HSPA1B)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阿帕替尼对MKN45细胞的IC50为10.411 μmol/L,对MKN45/AR细胞的IC50为70.527 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A1A mRNA和HSPA1B mRNA在MKN45/AR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远高于MKN45细胞(P〈0.001)。0.25 μmol/L雷公藤内酯作用于MKN45/AR细胞后,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阿帕替尼对MKN45/AR细胞的IC50降为11.679 μmol/L,与单纯使用阿帕替尼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帕替尼耐药的胃癌细胞MKN45/AR中,HSP70表达明显升高。低剂量的雷公藤内酯可以明显抑制MKN45/AR细胞中HSP70的表达,MKN45/AR细胞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明显下降,抑制HSP70的表达是克服阿帕替尼耐药性的方法之一。
- 滕飞徐志远吕航王亿平汪丽菁黄挺孙建城朱浩特倪益秀程向东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热休克蛋白耐药
- 射频消融肝内大血管旁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 <正>目的目前就肝脏大血管旁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仍然存在着争议,另外对于不同血管内径及血管种类等对射频消融结果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探讨大血管旁肿瘤的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皮冷循环消融治疗肝脏恶性...
- 陈丽羽汪丽菁王立平时开元刘俊平金鑫焱徐栋钱超文
- 文献传递
-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应用价值
- <正>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67个病灶)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冷循环射频消融针穿刺进入子宫病变区内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每3个月复查常规彩超及超...
- 徐栋杨琛时开元汪丽菁陈俊英金鑫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