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金来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钦杭成矿带皖浙赣相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对比被引量:6
- 2013年
-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钦杭成矿带安徽部分(皖南地区)、江西部分(赣东北地区)和浙江部分(浙西地区)的矿源层、岩浆岩、地质构造。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的根本原因是幔源岩浆直接参与成矿作用,赣东北地区与斑岩体有关矿床发育的关键原因在于斑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既有拉张,又有挤压,另外赣东北地区深大断裂发育,从而有利于深源岩浆参与成矿作用,且矿源层多,并具多阶段成矿作用。皖南的逍遥岩体是皖南寻找W、Mo、Cu、Ag等矿床的有利地段,休宁天井山金矿成矿前景乐观。
- 陈芳杜建国许卫汤金来
- 关键词:燕山期矿源层幔源岩浆构造环境
- 1∶25万宣城幅(安徽部分)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地球化学分区被引量:3
- 2016年
- 为研究1∶25万宣城幅(安徽部分)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地球化学分区,通过对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16种地球化学元素Ag、As、Au、Cu、Mo、Bi、W、Pb、Zn、B、F、Hg、Sn、Sb、Th和U进行因子主成分分析,亦即R型因子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种因子组合:因子1组合为Mo、U、Ag、Zn、Sb、Cu;因子2组合为Hg、As、Sb、B;因子3组合为Pb、Sn;因子4组合为W、Bi;因子5组合为Au、Cu;因子6组合为Th、B。并分别绘制出了研究区内6种因子组合的因子得分异常分布图,结合该区域地质特征,对6种因子所代表的元素组合及地球化学分区特征进行了探讨。
- 汤金来陈富荣丁宁梁红霞陈芳
-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区R型因子分析
- 皖江经济带土壤Cd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选取2.5 km×2.5 km网格布点法,在皖江经济带A、B、C三地分别采集土壤样品35个、34个、106个,利用ICP-AES分析测定Cd含量特征,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三地土壤Cd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A、B、C三地土壤的Cd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40 mg·kg^(-1)、0.66 mg·kg^(-1)、0.84 mg·kg^(-1),均高于江淮流域Cd含量土壤背景值;(2)三地土壤pH在5.06~7.58之间,整体上处于酸性和弱碱性之间,pH小于7.0的样品167个,占比95.43%;(3)研究区三个地块土壤Cd污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低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高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岛状分布,污染区分布面积C地>B地>A地。(4)三地土壤环境均受重金属Cd污染的影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风险大小为C地>B地>A地,风险程度均为潜在生态风险高于地累积生态风险高于单项污染生态风险。本区域土壤农业安全利用需要加以重视并进行分类管控。
- 周葆华胡睿鑫赵宽万昕汪瑜梁玉辉汤金来
- 关键词:土壤CD皖江经济带
- 北淮阳东段同兴寺碱性岩体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 2015年
- 同兴寺岩体为北淮阳构造带内著名的碱性岩体。同兴寺碱性岩具SiO2、Al2O3含量中等,富碱、准铝质、Mg#小等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Ta、Ti。LaN/YbN与LREE/HREE比值均较大,具较弱的δCe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分馏较明显,重稀土稍平坦,属轻稀土富集型。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同兴寺二长闪长岩和角闪正长岩的锆石206 Pb/238 U年龄为126.1±1.1 Ma和124.4±1.3 Ma,均为同兴寺杂岩体早白垩世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同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基于前人关于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本次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方面的研究,认为同兴寺碱性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
- 彭智杜建国陈芳邱军强万秋董婷婷汤金来
- 关键词:碱性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北淮阳
- 1:5万岳西县等四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2023年
- 通过对1:5万岳西县幅、双塘埂幅、水吼岭幅、源潭铺幅内水系沉积物16种地球化学元素进行了地学统计和因子分析,并进一步开展水系沉积物元素的地球元素背景特征、富集分散与分异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地区主要为Au、Mo、Bi等水系沉积物,并且这些元素分配呈现情况非常不均匀,离散性大、强分异性,容易发生变动,从而形成强烈的异常现象。对研究区元素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R型因子及区内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区内有Cu-Zn-Co-Ti-V、Au-Ag-W-Mo-Bi、Pb-Nb-Th和As-Sb-Hg 4类元素组合。从而提供大量化学信息,为该地区的地质研究做出贡献。
- 汤金来胡睿鑫赵宽
-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
- 安徽宁国刘村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 2014年
- 刘村岩体位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广德两县交界处的皖南地区,该岩体主要为浅红略带肉红色中细—粗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沿由寒武系地层组成的背斜轴部侵入。刘村二长花岗岩为具高钾、富碱、Mg#小等特征的准铝质-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右倾斜明显、铕谷较深。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见明显的Ti、Sr谷,曲线整体右倾,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均表明,形成刘村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有磷灰石、角闪石、辉石、榍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通过LA-ICP-MS锆石U-Pb法确定刘村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32.84±0.57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为皖南地区燕山期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刘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活化和构造机制由挤压开始向拉张转折的转换阶段。该区金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银、钨(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 陈芳王登红杜建国许卫胡海风王克友余有林汤金来
-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
- 钦杭成矿带皖浙赣相邻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
- 陈芳汤金来
- 北淮阳东段徐家湾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被引量:3
- 2016年
- 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北淮阳构造带内桐柏-桐城与郯城-庐江两大断裂的交汇处,岩体呈岩株状侵入新元古界老变质岩层中.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ICP-MS法测定了岩体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表明岩体具SiO2和Al2O3较高、富碱、过铝质、Mg#小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富集,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Y、Th、Nb、Hf、U富集,Ta、P、Ti亏损;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LaN/YbN与LREEs/HREEs值均较大,具较弱的δCe负异常,显示该岩体为过铝质A型花岗.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在128.0±0.9~129.6±1.4Ma之间,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认为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形成岩体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 陈芳杜建国万秋邱军强汤金来
- 关键词:北淮阳构造带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
- 安徽绩溪伏岭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 2013年
- 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周边已发现很多矿床(点)。为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伏岭岩体地表新鲜花岗岩样品两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采于伏岭岩体小昌溪单元的过渡部位的粗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70)Ma(n=14),MSWD=1.7,可以代表小昌溪单元的主体成岩年龄;而采于伏岭岩体的饭蒸尖单元边缘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9±1.1)Ma(n=8),MSWD=1.06,不能代表饭蒸尖单元主体成岩年龄。测试结果与前人野外填图事实相矛盾,这可用岩体由边部向中心逐步冷凝结晶的事实规律得到解释,亦可解释为二者分别代表了岩体的成岩年龄和侵位年龄。伏岭岩体为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较前人所得结果老10 Ma左右。本次研究采用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精度更高,因而更能代表岩体主体形成年龄,研究认为今后有必要开展伏岭岩体与周边矿床(点)成因联系的研究,这对于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陈芳王登红杜建国许卫胡海风余有林汤金来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
- 滁州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源解析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5
- 2023年
- 为全面系统了解滁州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采集滁州市4360个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Cr、Zn、Pb、Cu、Ni、Cd、As和Hg这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重金属来源,采用富集因子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滁州市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均大于安徽省江淮流域土壤背景值,其中Cd、Ni、As和Hg空间变异较大,受外界干扰显著;(2)综合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8种重金属污染来源可划分为4类,其中Cr、Zn、Cu和Ni来源于自然背景源,As和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污染源,Pb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工农业污染,Cd主要来源于交通源、自然源和工农业污染源;(3)富集因子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都表明该区域表层土壤Cd污染较为严重,Cd污染点位空间分布较多;(4)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法表明,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程度较小、生态风险水平较低,但Cd和Hg的生态风险总体较为突出,应作为优先控制的对象.研究结果可为滁州地区土壤安全利用和分类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 汤金来赵宽胡睿鑫徐涛王宜萱杨扬周葆华
- 关键词:表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污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