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锋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给果冻上一道“平安险”——解读果冻11项品质指标
- 2007年
- 标准无疑是企业进行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看似是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枯燥数据,但这些数据的背后却是严格的技术要求和体系保障。它们不仅仅是专业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合格判断的依据,同时也是消费者保障自身选购安全的有力武器。
- 林琳段文锋
- 关键词:果冻二氧化硫残留量可溶性固形物卫生标准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源性食品中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被引量:1
- 2012年
- 建立HPLC法测定植源性食品中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水:乙酸(25:70:5)提取,以C18柱分离,以乙酸铵(0.02mol/L):乙腈=80:20(调pH值3.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在这一色谱条件下,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达到基线分离。乙酰水杨酸在10~20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0~114%,RSD为0.19~0.42%(n=6);水杨酸在10~20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5~113%,RSD为0.16~0.35%(n=6)。本法简单、灵敏、准确及精密,可用于测定植源性食品中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 段文锋林毅侃蒯静静彭亚锋郑国建
- 关键词:液相色谱水杨酸
- 贝类水产品中有机锡和甲基汞的检测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建立贝类水产品中甲基汞、三甲基锡(TMT)、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hT)等6种有机锡和甲基汞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的分离检测方法。方法利用Eclipse Plus C18反相色谱柱对贝类水产品中6种有机金属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锡和汞元素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水产品中6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含量。通过优化色谱分离条件,以甲醇-0.06 mol/L乙酸铵-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 6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在30 min内得到了有效分离。6种有机金属化合物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为0.5~2.5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0%~1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检出限低,适用于贝类水产品中有机锡和甲基汞的检测。
- 冷桃花陈贵宇施敬文李亦奇段文锋
- 关键词:有机锡甲基汞
- 即食加工食品生产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应用分离鉴定结合16Sr RNA分型对一家即食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的状况调查和来源分析,连续3次采集的181个加工环节和产品样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8.2%。细菌同源性分析提示污染并非单一来源,高同源性组的分布显示原辅料、配料区和加工区的重复及交叉污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且污染具有持续性。应制订环境监测计划结合有效的纠偏措施以减低成品的污染风险。
- 韩伟曲勤凤顾文佳王赢许镇坚段文锋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氏菌同源性分析
- 糕点加工厂中单增李斯特菌PFGE分型及溯源被引量:2
- 2015年
- 选择Asc I制取限制性大片段,对某糕点生产厂生产线上检出的4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了限制性大片段脉冲场电泳分析,得到了6种型别,分别命名为A^F型,其中占主导的污染菌株为A型,其次为F型。对主要型别的菌株在生产区的分布和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A和D型菌株在生产区域呈交叉污染情形;F型菌株的污染线路较为清晰,源头明确。A和F型菌株为驻厂污染源。使用PFGE分型分析污染菌分布与源头能够体现出不同型别菌株在该食品生产中的分布规律,可宏观准确地反映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
- 张奕南顾文佳胡雪莲黄新新段文锋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 我国焙烤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介绍我国焙烤食品安全现状,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标准建设、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深度剖析我国焙烤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并提出加强焙烤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 段文锋彭亚锋林毅侃
- 关键词:焙烤食品食品安全
- 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 段文锋李芩雯曲勤凤
- 人和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肠杆菌科。肠杆菌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家族,至少包括14个菌属,如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等,这其中大多数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 关键词:
-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婴儿配方奶粉乳制品食品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乳粉和米粉中的残留溶剂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顶空提取方式,建立了一种用于乳粉和米粉中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以及毛细管柱类型和色谱分离条件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空平衡温度为70℃,顶空平衡时间为30 min时,选用DB-624(60 m×0.32 mm×1.80μm)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对乙酸乙酯等11种有机溶剂残留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方法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所有组分浓度在0.01-0.5mg/k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91.3%-109.4%,相对标准偏差(n=6)2.5%-3.0%,最低检出限为0.014 2-0.048 2 mg/kg。55批次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主要残留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前者浓度略高于后者。危害性较高的苯类溶剂均未检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乳粉和米粉中多种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 周耀斌周静杨丹段文锋
- 关键词:溶剂残留乳粉米粉
-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外源功能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 段文锋刘洋曲勤凤陆志芸张清平朱伟俞漪
- 婴幼儿的乳制品质量和安全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该项目基于2个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立项支持,选择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受到关注的外源有益成分益生菌、低聚果糖开展技术研究,包括“益生菌婴幼儿配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
- 动物源性食品中有机胂制剂的检测被引量:4
- 2012年
-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有卡巴胂、阿散酸等有机胂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离子体(HPLC-ICP-MS)分离检测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C18(4.6×25 mm)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卡巴胂、阿散酸、硝苯胂酸和洛克沙胂进行分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有机胂制剂中的砷元素进行检测,并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有机胂制剂的含量。研究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以甲醇-0.1%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5 min内四种有机胂制剂得到了有效地分离。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有机胂制剂的检测。
- 冷桃花李清清周瑶彭亚峰解楠段文锋
- 关键词:阿散酸洛克沙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