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姗姗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胚胎
  • 4篇鼠胚
  • 4篇鼠胚胎
  • 4篇小鼠胚胎
  • 4篇流出道
  • 3篇神经嵴
  • 3篇神经嵴细胞
  • 3篇生心
  • 3篇细胞
  • 2篇胰岛
  • 1篇信号系统
  • 1篇性细胞
  • 1篇延续护理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细胞
  • 1篇荧光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后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渭南职业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武姗姗
  • 3篇景雅
  • 2篇乔从进
  • 2篇李海荣
  • 1篇张涛
  • 1篇祁晓民
  • 1篇杨艳萍
  • 1篇杨艳萍
  • 1篇张涛
  • 1篇李凌飞
  • 1篇张勃伟
  • 1篇朱艳
  • 1篇杨颖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胰岛因子1与心发育
2014年
心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执行功能的器官,其发育过程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及信号系统在不同时空阶段的精细调节,任何调控错误都将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1-2].心特异性转录因子是在心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关键转录活化因子,主要对心发育相关基因的正确表达进行调控.近年来,转录因子在心发育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转录因子中,胰岛因子1 (Islet1,ISL-1)是早期心发育、尤其是在右心室和流出道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转录因子.下面就其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武姗姗
关键词:特异性转录因子胚胎发育过程胰岛转录活化因子特异性表达信号系统
神经嵴细胞和ISL-1阳性细胞与小鼠胚胎心流出道的发育
研究背景:原始心管由三胚层胚盘的生心中胚层发育而来,仅是左心室的原基。流出道、右心室等结构则是由位于原始心管头端和背侧的第二生心区间充质不断向心管动脉端添加心肌细胞而形成。第二生心区心肌前体细胞标记蛋白转录因子ISL-1...
武姗姗
关键词:神经嵴免疫荧光
文献传递
神经嵴细胞和Isl-1阳性细胞与小鼠胚胎心流出道的发育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了转录因子Isl-1、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1(CRAB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和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在胚龄8.5~13 d小鼠胚...
武姗姗景雅杨艳萍李海荣乔从进张涛
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发育中胰岛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观察胰岛因子1(Islet-1,ISL-1)在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发育中的表达,探讨ISL-1阳性细胞在第二生心区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在心流出道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15只胚龄8.5d^12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选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 chain,MHC)和抗ISL-1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胚龄8.5d^10d,ISL-1阳性细胞相继出现在流出道远端、心包腔背侧脏壁和体壁中胚层、原始咽腹外侧间充质及第2对鳃弓核心间充质,并逐渐分化为心肌细胞添加到流出道远端;胚龄11d,咽腹侧ISL-1阳性细胞形成独特的锥形结构,形成主肺动脉隔的雏形;胚龄12d,ISL-1阳性锥形结构与流出道远端心内膜垫融合形成主肺动脉隔,此时ISL-1阳性细胞开始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参与心包腔内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主肺动脉隔的发育。结论第二生心区涵盖了原始咽腹外侧间充质、心包腔背侧壁中胚层及鳃弓核心间充质等多个区域,其中的ISL-1阳性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心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参与流出道的正常发育。
武姗姗祁晓民杨颖朱艳张勃伟景雅
关键词:胚胎
神经嵴细胞和胰岛因子1阳性细胞与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发育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迁移中的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1(CRABP1)阳性神经嵴细胞、胰岛因子1(ISL-1)、阳性心肌前体细胞与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发育的关系。方法 36只胚龄8.5~13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选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转录因子ISL-1、抗CRABP1和抗磷酸化组蛋白H3(PHH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胚龄8.5~10d,ISL-1阳性心肌前体细胞相继出现在心背系膜、原始咽两侧、头面部、鳃弓核心间充质和心包腔背侧壁间充质,构成心管流出道发育的第二生心区。胚龄11~13d,ISL-1阳性细胞在咽前方聚集,形成特征性锥体形结构,并向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及主肺动脉隔延伸。胚龄9d前,神经嵴细胞散在分布于ISL-1阳性细胞之间,流出道远侧端可见少量CRABP1和ISL-1双阳性细胞。胚龄10d,CRABP1阳性神经嵴细胞分布在ISL-1阳性鳃弓核心间充质周围。随着发育,弓动脉等处的神经嵴细胞逐渐失去CRABP1表达,开始表达α-SMA。结论 ISL-1阳性第二生心区是动态结构,胚龄8.5~10d时,在神经嵴细胞配合下,向心管动脉端添加心肌细胞;胚龄11d后,开始向平滑肌方向分化,参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主肺动脉隔的发育。
武姗姗景雅杨艳萍李海荣乔从进张涛李凌飞
关键词:神经嵴
综合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社会支持干预,于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时用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的评估。[结果]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91.79分±2.53分、96.15分±2.38分、99.79分±2.36分,高于对照组的86.93分±2.47分、90.60分±2.44分、92.34分±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社会支持可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靳锁翠武姗姗
关键词:乳腺癌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延续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