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彦恩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光载微波信号动态宽频实时数字解调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载微波信号动态宽频实时数字解调系统,其包括光电转换模块、接收通道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实时解调信号处理模块、整机基准与时序产生控制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接收一个光纤激光双频拍波传感器的光载微波信号,以此转换成...
- 王凯武帅贺胜男樊彦恩胡晓文方体莲
- 文献传递
- 面向微波光子雷达应用的激光驱动电路研制被引量:1
- 2016年
- 信号源是雷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雷达的探测能力。基于电子技术的信号产生在信号载频、带宽等特性方面受到限制,难以满足未来高性能雷达的需求。新兴的微波光子技术能利用光子学手段产生高质量微波信号,在雷达信号产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了用于微波光子雷达技术中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研制,该恒流源电路采用功率晶体管作电流控制元件,运用负反馈原理稳定输出电流,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流0A^350m A连续可调。在TINA环境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该驱动电路满足设计需求,对类似电路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樊彦恩段玲琳肖文光
- 级联旋转折变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特性研究
- 近年来,在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正逐步意识到普通均匀长周期光纤光栅单一的透射谱形状使其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的应用上已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要突破这个瓶颈,使长周期光纤光栅具有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
- 樊彦恩
- 关键词:长周期光纤光栅
- 文献传递
- 一种光载微波信号动态宽频实时数字解调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载微波信号动态宽频实时数字解调系统,其包括光电转换模块、接收通道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实时解调信号处理模块、整机基准与时序产生控制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接收一个光纤激光双频拍波传感器的光载微波信号,以此转换成...
- 王凯武帅贺胜男樊彦恩胡晓文方体莲
- 文献传递
- 解决弧形永磁同步电机力矩波动的新方法
- 2015年
- 本文提出两种解决弧形永磁同步电机力矩波动的新方法。通过把不同定子的不同相绕组串联的方法解决该种电机三相绕组不对称的问题,与初始样机对比,绕组中的电流谐波大大降低。改变定子之间的角度,不同单元电机的边端力矩被相互抵消。以上优化措施,弧形永磁同步电机的力矩波动从3.2%下降到0.65%,力矩波动结果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 常九健樊彦恩倪田荣梅亮
- 关键词:电流谐波力矩波动
- 基于迈克耳孙干涉技术的光学电压传感器研究
- 对非平衡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MI)粘接在压电陶瓷块(PZT)表面的体系施加交流电压,构成光学电压传感器.PZT产生的压电形变传递给MI,利用可调谐光纤F-P 滤波器对MI 输出光强变化进行解调,从而获得被测交流电压信号....
- 李丹丹陈信伟贺胜男樊彦恩王凯武帅
- 关键词:光纤光学光学电压传感器
- 基于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调解技术的光纤光栅电流传感技术研究
-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粘贴在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上,两端加永磁体材料建立偏置磁场以确定系统静态磁场工作点,最后采用环氧树脂密封绝缘,放置在电流形成的磁场中,构成光纤电流传感器。利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MI)线性边...
- 樊彦恩武帅贺胜男李丹丹王凯陈信伟
- 关键词:光纤光学光学电流传感器光纤布拉格光栅
- 一种用于RS422总线的分布式接口电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RS422总线的分布式接口电路,每个接收端包括RS422接收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平行匹配电阻、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所述平行匹配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在总线的正端和负端上,所述上拉电阻...
- 樊彦恩段玲琳李化雷陈之涛段晓超黄振肖文光王立刚谈露露
- 文献传递
- 链式拓扑结构RS422总线的失效性分析
- 2017年
- 从理论方面给出了链式拓扑结构RS422总线接口电路总负载阻抗计算方法;从试验方面测试分析了当某接收端短路失效时,驱动芯片和其他接收端的通信质量。试验证明,只要保证总负载阻抗R_L不小于90欧姆,某接收端短路失效并不会影响驱动芯片和其他接收端的正常通信,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 樊彦恩段玲琳段玲琳
- 关键词:负载阻抗
- 纳米金-碳管敏感膜对溶血素的快速电信号检测被引量:1
- 2013年
- 在O2等离子体处理和空气气氛中500℃高温热处理方法的辅助下,简便制备了单壁碳管-纳米金(SWNT-Au)复合网络敏感膜。等离子体处理的SWNTs高密度且均一地组装了正电荷Au纳米颗粒。热处理过程不仅去除了SWNTs表面吸附的所有杂质,使其与叉指金电极形成良好的接触;而且导致Au颗粒表面熔化并聚集,残余的SWNTs管束变细。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敏感膜作为换能器的电流-电压行为,放大了其对抗体-抗原相互作用事件的敏感性。利用敏感膜作为换能元件,构建了基于SWNT-Au网络的电信号生物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李斯特氏菌溶血素的高敏感、快速检测,检测限能达到约2ng.mL-1左右。
- 贺胜男樊彦恩武帅杨良保刘洪林
- 关键词:纳米金免疫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