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西

作品数:85 被引量:350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沉积物
  • 20篇南黄海
  • 13篇第四纪
  • 13篇更新世
  • 12篇地质
  • 12篇晚更新世
  • 10篇晚第四纪
  • 10篇晚更新世以来
  • 9篇海洋沉积
  • 9篇海洋沉积物
  • 9篇海域
  • 8篇古环境
  • 8篇表层沉积物
  • 7篇地层
  • 7篇孢粉
  • 7篇陆架
  • 7篇海洋地质
  • 6篇粒度
  • 6篇沉积物岩心
  • 5篇地球化

机构

  • 59篇青岛海洋地质...
  • 21篇国土资源部
  • 15篇同济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85篇梅西
  • 27篇张训华
  • 22篇王中波
  • 21篇李日辉
  • 18篇黄龙
  • 16篇张勇
  • 14篇蓝先洪
  • 11篇密蓓蓓
  • 11篇潘军
  • 10篇李杰
  • 10篇陆凯
  • 9篇徐晓达
  • 9篇秦亚超
  • 9篇郑洪波
  • 8篇毕世普
  • 8篇王忠蕾
  • 8篇谢昕
  • 7篇陈国成
  • 7篇孟祥君
  • 6篇张志珣

传媒

  • 13篇海洋地质前沿
  • 8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中国地质
  • 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中国东部和海...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南部50万年以来碳酸钙和有机碳记录及其揭示的东亚夏季风演化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解南海南部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关系,通过对南海南部MD05-2897孔晚第四纪500ka以来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高分辨率的研究发现,碳酸钙含量及堆积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而有机碳的含量及堆积速率则主要呈现频率更高的周期性变化.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都在间冰期时增加,冰期时降低,反映了间冰期时夏季风的增强导致上升流的加强和营养物质的增加,促使表层生产力提高.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具有100ka偏心率周期、40ka斜率周期、20ka岁差和10ka半岁差周期等最为丰富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对轨道周期响应的特色.碳酸钙和有机碳的堆积速率与北半球低纬夏季日射量吻合较好,说明岁差相关的北半球低纬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与全球冰量相关的气候变化可能是次要因素.
梅西张训华郑洪波刘锐黄恩清
关键词:南海南部晚第四纪有机碳碳酸钙
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对研究区35个站位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体沉积厚度和形成年代的统计分析,认为泥质体主体主要形成于7.0cal.kaBP前后,伴随着黄海最高海平面出现,此后海平面波动幅度极小,沉积环境比较稳定,黄海暖流开始入侵并形成了黄海现今的环流格局,细粒物质被近岸海流所携带向岸向海双向传输,发育了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沉积厚度7.7m)和南黄海中部(最大沉积厚度9.0m)两个沉积中心。物源上以现代黄河和老黄河物质为主,同时,长江物质、朝鲜半岛物质、山东半岛沿岸短源河流物质,甚至外海的再悬浮物质对泥质沉积也有一定的贡献。两个沉积中心的最大沉积速率分别为1.283和1.286mm/a,之所以与以往研究区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有显著差别,可能与地史时期泥质体的沉积压实作用及黄河数次改道造成的物源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但最大沉积中心位置在百年和千年尺度上的表现是吻合的。
王飞飞刘健仇建东刘宪光梅西
关键词:沉积厚度沉积速率全新世南黄海
辽东湾北部钻孔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辽东湾地属渤海,其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渤海海域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目前该区缺少精确年代学控制的长序列研究钻孔。文章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粒度分析、AMS 14C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区北部JXC-1孔和YKC-2孔的年代地层框架。JXC-1孔地理坐标为40°24'43.38″N,121°03'23.37″E,水深约22 m,进尺70.3 m,取芯率89.2%;YKC-2孔地理坐标为40°25'53.95″N,121°36'30.20″E,水深约14 m,进尺70.1 m,取芯率85.3%。研究结果显示:JXC-1孔底界年龄为1.2 Ma,YKC-2孔底界年龄为0.7 Ma。根据沉积速率特征,JXC-1孔可分为2个阶段:阶段Ⅰ年龄为0~0.78 Ma,埋深0~45.18 m,沉积物以粉砂、细砂为主,位于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记录了Mono Lake、Levantine-BiwaⅢ和Calabrian RidgeⅡ等极性事件;阶段Ⅱ年龄为0.78~1.20 Ma,埋深45.18~70.30 m,沉积物以粉砂为主,位于松山负极性时(Matuyama),贾拉米洛正极性亚时(Jaramillo)埋深为61.6~66.2 m。YKC-2孔主要位于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上部,包括Gothenburg、Blake等极性事件。JXC-1孔的布容松山倒转边界(MBB)位于45.18 m,与渤海及周边其他钻孔存在较大差别,YKC-2孔则未打穿MBB。通过不同构造单元沉积记录和新构造运动响应对比,发现辽东湾北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厚度存在"东厚西薄"的模式。整个渤海及周边地区沉积相对连续,沉积厚度呈现以渤中坳陷为中心向四周减薄的特征。这表明,在新近纪构造基底控制的基础上,受郯庐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影响,叠加了区域新构造运动,二者共同控制了区域内沉积厚度差异。这一研究深化了该区构造及沉积演化模式。
王忠蕾王忠蕾梅西梅西孟祥君
关键词:辽东湾北部磁性地层学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对渤海辽东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辽东湾51个站位的调查研究发现,硅藻、甲藻和颗石藻这3种浮游植物的生物标志物含量分布规律不明显,为了消除粒度和沉积速率的影响,将这3种生物标志物总量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做比值,得到的相对含量从湾内到湾口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增加,生物标志物指示的初级生产力与现场调查的结果一致,表明生物标志物法基本可以用来重建初级生产力。辽东湾海域初级生产力在湾口高于湾内,表明其主要控制因素是水体浊度而不是陆源营养盐的输入。辽东湾西侧菊花岛附近初级生产力的高值主要与人类养殖、陆源排污等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对比例结果显示,辽东湾两侧近岸区硅藻和甲藻相对贡献高,尤其是硅藻占据绝对优势,这主要与硅藻在高营养盐的情况下具有竞争优势有关,而在辽东湾中部发现高的颗石藻相对贡献与黄海暖流入侵路径相对应。
梅西孟祥君孟祥君王中波南青云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生物标志物
南黄海北部DLC70-3孔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古冷水团的指示
<正>对长为71.2m的南黄海北部DLC70-3钻孔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和总有机碳(TOC)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如图1显示,DLC70-3孔沉积物的磁化率值与平均粒径呈正相关关系,与总TOC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以陆源碎屑输入为...
梅西李日辉张训华
文献传递
一种海洋沉积物岩心自动观察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沉积物岩心观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多节可调竖直支架调整拍摄相机的竖直高度,通过多节可调水平支架调整拍摄相机的水平位移,同时通过控制多节可调水平支架相对于多节可调竖直支架旋转,可控制拍摄相机在水...
王中波梅西黄龙陆凯田振兴徐晓达秦亚超
文献传递
南黄海晚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变化
依据南黄海DLC70-3孔71.2m长沉积序列的孢粉记录,结合测年数据,有孔虫和粒度等环境指标,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通过钻孔孢粉组合可以反演南黄海陆缘区植被面貌,其中草本孢粉在整个剖面占绝对优势,具有超...
李杰梅西陈晓辉李日辉张训华
关键词:孢粉古环境晚更新世南黄海
文献传递
黄、渤海中、晚更新世的冷水介形类被引量:5
2014年
系统描述了黄海和渤海钻孔的中、晚更新世海相冷水介形类Acanthocythereis dunelmensis(Norman,1865),Hemicytherura clathrata(Sars,1865),Heterocyprideis fascis(Brady et Norman,1889),Munseyella hatatatensis Ishizaki,1966,Rabilimis septentrionalis(Brady,1866),Robertsonites tuberculatus(Sars,1866),Sarsicytheridea bradii(Norman,1865),Howeina camptocytheroidea Hanai,1957和Tamnacythere seogwipoensis Lee,2014。其中前7个种为"环北极冷水介形类"(circumpolar cryophilic ostracods)。其余2种Howeina camptocytheroidea和Tamnacythere seogwipoensis为西北太平洋的冷水种。
赵泉鸿李小艳梅西王红
南黄海DLC70-3孔晚更新世以来Rb/Zr值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岩心扫描X荧光光谱仪(XRFCoreScanner)对南黄海DLC70—3孔沉积物进行1cm间隔的元素扫描测试。钻孔沉积物中陆源元素Rb和zr相对含量垂向变化具有极好的分层性,Rb和Zr相对含量在不同粒级中变化较大,Rb在细粒中的含量较高,而Zr则在粗粒级中富集;Rb/Zr值可以反映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和石英、长石的相对含量变化。研究认为DLC70-3孔沉积物的Rb/Zr值受到海平面变化和源区气候变化共同控制,其中源区的气候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而海平面变化主要影响26.50~38.00m(MIS4)层位粗粒级沉积物的Rb/Zr值。Rb/Zr值显示在MIS5和MIS3期源区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与内陆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和化学风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尤其是在MIS3早期(40~60ka)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非常强,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出现强夏季风降雨过程。
梅西李日辉张训华
关键词:RB化学风化夏季风南黄海
“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集成及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航遥中心共同组队实施的“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集成及应用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
张勇张勇尚鲁宁尚鲁宁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中国海域油气资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