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行娆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4篇血清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塞
  • 3篇CT
  • 2篇动脉内
  • 2篇血管
  • 2篇诱发电位
  • 2篇溶栓
  • 2篇死因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尿激酶
  • 2篇皮质激素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脑梗塞

机构

  • 16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柯行娆
  • 13篇廖小平
  • 5篇文国强
  • 5篇龙志刚
  • 4篇欧阳锋
  • 4篇张华荣
  • 4篇吴艳
  • 3篇李天炼
  • 3篇黄影柳
  • 3篇吴月丽
  • 3篇黄仕雄
  • 2篇林丹
  • 2篇王冰雁
  • 2篇金丽华
  • 2篇欧阳峰
  • 2篇何燕
  • 2篇杨进全
  • 2篇符生苗
  • 2篇杨剑国
  • 1篇林成信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性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催乳素、雌二醇与脑梗塞病人性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龙志刚文国强廖小平柯行娆欧阳峰
关键词:催乳素雌二醇脑梗塞
不同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CT及诱发电位对比分析
2000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EEG)、头颅CT、诱发电位改变及与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EEG、头颅CT及诱发电位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以精神异常型及混合型多见,肢体瘫痪型次之,EEG阳性率100%,头颅CT阳性率46.15%,诱发电位阳性率80.77%,以脑干听诱发及体感诱发异常率高。结论EEG检查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估计。而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头颅CT扫描阴性病例的定位诊断。
柯行娆廖小平符庆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头颅CT诱发电位
海口地区脑性瘫痪病学调查及其病因研究
张华荣文国强廖小平黄仕雄龙志刚欧阳锋柯行娆黄影柳李天炼吴月丽
脑性瘫痪是小儿神经疾病中的常见病,病因复杂,常有运动中枢功能障碍,智能低下,以及行为、性格、视、听或语言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课题对海口地区小儿脑瘫痪进行了圈套规模、多中心、多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海口地区小儿脑瘫的...
关键词:
关键词:脑性瘫痪抽样调查患病率
小脑出血(附16例临床分析)
1998年
Due to no obviously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feature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ellarhemorrhage, it tends to be misdiagnosed as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insufficiency, cere-bellar infarction or brain stem hemorrhagewhen CT scanning was not taken.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etiology,pathophysiology,clinical fetures,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 Mean-while,the authors probed into the differenttherapies and their prognose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prognoses of the patientswith cerebellar hemorrhage are related tothe therapies and their timeliness.
柯行娆张华荣
关键词:小脑出血CT病因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1999年
为探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疗效、安全性及适应性,对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插管作全脑血管造影明确闭塞的动脉后,再选择性地向闭塞的动脉内直接注入25~100万u尿激酶进行观察。结果:19例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率68.42%,其中治愈15.79%(3/19);显效36.84%(7/19);有效10.52%(2/19);无效10.52%(2/19);死亡26.32%(5/19)。提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要严格选择病例.并且一定要安全合理的掌握好尿激酶的剂量和早期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
廖小平柯行娆杨进全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内溶栓尿激酶
海南地区多发性硬化61例障碍学特点分析
2001年
柯行娆廖小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MRI障碍学诱发电位
动脉内灌注抗自由基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自由基及血清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廖小平柯行娆吴艳
关键词:自由基SOD抗自由基药物
神经免疫性疾病TGF-β_1与糖皮质激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神经免疫性疾病 (IND)血浆和脑脊液 (CSF)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与糖皮质激素 (GC)的关系。方法 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 ,检测 2 2例 IND患者 GC治疗前后血浆和 CSF的 TGF- β1 含量 ,并与 2 0例脑梗塞(NIND)患者、18例手术 (OP)患者、11例未用 GC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NMG) TGF- β1 进行对比。结果  GC治疗前 ,IND组 TGF- β1 显著低于 NIND组 (血浆 :P<0 .0 1;CSF:P<0 .0 1)和 OP组 (血浆 :P<0 .0 1;CSF:P<0 .0 1) ;IND组治疗前显著低于治疗后 (血浆 :P<0 .0 1;CSF:P<0 .0 1) ;治疗后 ,IND组高于 NMG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血浆和 CSF:P>0 .0 5 )。结论 急性期 IND患者血浆和 CSF的 TGF- β1 有下降趋势 ,GC可能通过影响 TGF- β1 、IL2、IL15、INF- γ、TNF- α等细胞因子 (CK) ,在终止
龙志刚廖小平文国强何燕欧阳锋柯行娆黄影柳黄仕雄李天炼王冰雁林丹张华荣林成信吴月丽杨剑国金丽华符生苗付晓雪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糖皮质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在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清中的变化
1999年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各类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脑梗死病人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脑梗死急性期又较恢复期明显增高(P<0.01),大小梗死组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但单梗死组与多梗死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NF-α参与了脑梗死的急性病理过程,监测TNF-α有助于临床上对脑梗死病人病情、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柯行娆廖小平吴艳
关键词: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
脂蛋白(a)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2000年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3例脑血管意外和36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结果发现脑血管意外组,不论是脑梗死或脑出血,其血清L_P(a)含量均显著高于脑动脉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并且治疗后有明显下降。而脑动脉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也有明显差异,提示L_P(a)是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作为病情好转的指标。
廖小平柯行娆吴艳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